文竹夔纹海棠式两层套盒,高14.5厘米,纵22厘米,宽15.5厘米。清宫旧藏。

盒呈长圆海棠式,分两层,其上层与盖子母口扣合,平底,圈足较浅。木胎,贴黄达三重,通体饰变形夔纹,阳起较明显。此盒不同凡响之处在其罩架。罩架为随形海棠式,以紫檀镂空而成。罩面图案及架缘均镶以竹黄,而竹黄边沿所起阳线及花牙则保留紫檀本色,紫檀凝重,竹黄柔和,二者相辅相成,增其雅洁之气。

此盒包镶技术精湛,尤其是罩架应用大面积镂空,难度高,耗工巨,足见当时工艺之发达。

清代宫廷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工艺技术史上集大成的时期,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由于过分重视技巧,往往流于卖弄,格调欠高。此件海棠式盒则不仅技巧高超,而且气质不俗,在清代工艺品中是罕见的。又有“翻黄”、“贴黄”、“反黄”、“竹黄”等称谓。其工艺是在木制胎骨上贴以经过处理的竹内壁之黄色表皮,形成润泽的器体,还可于其上镂刻花纹。这种工艺本是湖南邵阳地区的民间工艺,后广为传播,清中期后成为竹刻之大宗,尤以乾隆时宫廷所制为佳。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盒式之一种。一般为三或四层,器形有圆、方形。套盒在唐代已经出现,宋代较为流行,南北方瓷窑都有烧制,以越窑、定窑、耀州窑的产品为最精。而明代套盒则属少见。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包镶指用一般木材造胎骨、以薄片硬木造贴面的家具工艺。

文章标签: 工艺 海棠 套盒

猜你喜欢

竹雕螭耳匜
竹刻布袋和尚
札古札雅木碗
紫檀木雕松竹纹书式盒
匏制福寿纹桃式盒
竹刻一品富贵臂搁
竹根雕三羊
潘逢吉砚形墨
紫檀百宝嵌牧羊图长方盒
珊瑚狮子
铜镀金镂空仙人如意
少山款春风无尽图竹刻臂搁
白檀木雕人物镜支
摹刻华山庙碑端砚
端溪坑仔岩阮元摹刻石鼓砚一套十件(连漆盒)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
伽南香福寿十八子手串
匏制勾莲纹漆里菊瓣式盘
0.2017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