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武士像,隋,高134厘米,宽52厘米。此石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文吏像为一对,推测是墓室的门柱。武士头戴鹖冠,身穿裲裆,双手笼袖相交,拄剑直立。足下刻有虎形兽。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人物轮廓更加清晰。此种题材多出现在隋至初唐时期,以山东考古发现最多,起守护墓室的作用。鹖为一种勇雉,鹖冠出现在汉朝,象征武士的勇敢。唐朝时鹖冠中的鹖多为小雀状,头朝下,两翼匍匐。鹖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渐趋消亡。也称“两当”,古代服饰名称。分成前后两部分,其前当胸,其后当背。裲裆铠甲仿裲裆而来,前后各有一片,在肩上用扣带相连,以作防御护身之具。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盛行于南北朝,为当时武官的主要服装。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文章标签: 裲裆 时期 浮雕 墓室 武士 雕刻 纹饰 物象 门柱 平面 服装 武官 服饰 两当 护身 名称 两翼

猜你喜欢

石文吏像
石碑
张协墓志铭石连盖顶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人物图砖
武士图砖3
赵章墓志铭石连盖
石碑
绿釉菩萨立像
王昞墓志铭石
青龙画像石
张世兴造观音立像
朱雀纹画像石
玄武纹画像石
裴子通墓志
裴子休墓志
武士图砖2
汉白玉石椁
0.0748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