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篮图》 [1]  是宋代李嵩所作绢本设色画。李篙的《花篮图》是一个系列,现存于世的有三幅,分为表现春、夏、冬三个季节的花卉作品。春季《花篮图》在南宋灭亡后先后落入元朝、明朝统治者手中,后来被明代收藏家沐磷、项元汁收藏,现存于日本,在东京中央2015香港秋拍“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由龙美术馆竟得。因此,笔者能有幸在上海龙美术馆看到这幅流落海外很久的绘画精品。目前,冬季《花篮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夏季《花篮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春季《花篮图》藏于龙美术馆。 [2] 


画作内容


北京藏本

图绘藤编花篮一只,竹篮编织精巧别致,里面盛满了各色鲜艳欲滴的花朵,白的、红的、粉的、淡黄的,有蜀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石榴等,布置得错落有致,画家笔下一个小小的花篮,折射出的是繁花似锦的大自然,美丽而富有朝气,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亲切,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关注由此跃然于绢上。 [3] 

画面左下方署有“李嵩画”三字款,钤有“项子京家藏”印。 [4] 

作品赏析

北京藏本

一只竹藤编织而成的精致提篮里,插满了各种水灵鲜嫩、娇艳多姿的时令花朵,有红艳欲燃的石榴花、洁白无瑕的栀子花、金黄耀目的萱草花,以及瑞香、锦葵等,或含苞待放,或盛开舒展,五彩缤纷,逗人喜爱。它们穿插有致,空间关系准确,在深绿色的叫‘子衬托下,更显明媚动人。笔法工细,画风浓丽严谨,构图饱满均衡,底线成一字形,上边成弓形,整体看上去像一座稳重的花山,鲜花的娇态、姿容、层次刻画细致,不愧为李嵩佳作。 [5] 

此画幅虽然不大,但构图稳定饱满,描绘细腻具体,就连花篮上的编织花纹都清晰可见,缠绕方法亦能准确辨出,画得十分真实。图中线条富有表现力,敷色沉着.艳丽雅致,底线呈一字形,上边呈弓形,整体看像一座稳重的小小花山。整幅作品设色的精细、局部细节的处理在宋人小品中首屈一指.是李嵩工笔重彩花鸟画中的佳作。 [3] 

台北藏本

画幅的左下角有款识:“李嵩画”。鉴藏印钤 “项子京家珍藏”。

竹篮编织精巧,里面放满了各色鲜花,有秋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石榴等,小小的花篮折射出繁花似锦的大自然——美丽、多样、蓬勃、朝气,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亲切,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关注亦油然绢上。画幅虽然不大,但是描绘细腻具体,线条富有表现力,敷色艳丽雅致,构图稳定饱满。

据款识可知,这是南宋著名的画院画家李嵩的手笔,小中见大,果然不同凡响。

存世李嵩花篮图有三,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藏上海龙美术馆,幅上皆款书“李嵩画”,都钤“项子京家珍藏”鉴藏印,表现手法一致,唯花篮编法和篮中花卉有别。藏北京故宫者,篮中为蜀葵、萱花、栀子花、石榴花和夜合花等夏季花卉;藏台北者篮中为茶花、梅花和水仙等冬季花卉;藏日本者篮中为碧桃、海棠等春季花卉。李嵩花篮图当时应该有春、夏、秋、冬四景。

名家点评

画家成功地运用双勾填色的工笔重彩画法,严谨周密,工整艳丽,花朵既娇媚多姿又挺拔有力,似乎刚刚离开枝头,让人忍不住想一嗅芳香,或抽取一枝插在鬓角。 (毛建波) [7] 

研究价值

李篙的春季《花篮图》虽然画幅不大,但是描绘细腻具体,造型功底深厚,线条细致有力、富于变化,设色艳丽雅致,构图稳定饱满,足以证明李篙绘画技艺的深厚功力。编织精巧的竹篮、高超的插花技艺说明了当时人们对插花艺术的热爱,也表现了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繁荣。 [2] 

历史传承

此幅为清宫旧藏。本幅款识:“李嵩画。”鉴藏印有:“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半印。

《石渠宝笈·初编》、《书画记》、《故宫已『失书画目》、《国宝沉浮录》、《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二册著录。 [8] 

作者简介

李嵩(1166—1243年),钱塘人,活动于南宋初年,曾任宋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木工出身,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随其学画。绘画才能全面,作品题材广泛,山水、花卉、人物风格俱佳。创作的山水有《西湖图》《观潮图》,花卉有《花篮图》,人物风俗画有《服田图》《货郎图》《骷髅幻戏图》等。 [9] 

文章标签: 花篮 李嵩

猜你喜欢

货郎图
龙骨车图
明皇斗鸡图
钱塘观潮图
水末孤亭图
溪山水阁图
月夜看潮图
观潮图
骷髅幻戏图
白莲社图
秋葵图
鹌鹑图
维摩居士像
禽浴图
冊頁 24张
双松图歌卷楷书纸本
牡丹春满图
沙汀烟树图
0.1297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