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子耕田砖雕,北宋,高19.5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正上刻有“舜子”2字。画面上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两头大象与三头小象正在耕地,舜子在后面挥鞭播种。舜子耕田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舜子即帝舜,名重华,父名瞽叟。瞽叟在舜母死后娶后妻而生象。瞽叟喜欢象而憎恨舜,常欲杀之。一次,瞽叟与象令舜凿井,舜担心会出意外,在凿井时预先从旁边留了出口。瞽叟与象见舜在深井之中便埋土填井,想置舜于死地,舜只得从旁口逃出。尽管如此,舜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兄弟。尧很赏识舜的孝行,后来就将帝位传给了他。舜称帝后,载天子旗,朝见瞽叟,依然恭敬孝顺,而且还封象为诸侯。最初舜的孝行图像是瞽叟与象埋土填井这一场景,宁懋石室还有“舜从东家井中出去时”的榜题。但后来不知为何,转而成为舜耕种田地、大象为之犁、百鸟为之播谷这一场面。据《孝子传》载,舜从井中脱逃后,在历山躬耕种谷,天下大旱,民无收者,只有舜种之谷获得丰收,舜就将米粜给饥民,使许多灾民得以度过难关。在家能孝亲友弟,出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舜子之孝,可谓大矣,因此他牢牢占据了二十四孝的首席而从未变位。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中囯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源于汉代,至北宋形成,但取材并不完全一致,较为常见的有郭巨埋儿、董永卖身葬父、曹娥投江、陆绩怀橘、老莱子彩衣娱亲等。我国古代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为人贤、孝。
1913年出土于洛阳翟泉村,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石室高138cm,面阔200cm,进深78cm。由8块石板组成,双坡式屋顶。正面入口处为一对执剑戟的甲胄武士,其余各面则为墓主人生活场景及孝子故事等内容。“丁兰事木母”位于石室左边山墙外壁上层。据墓志记载,宁懋本为鲁人,流寓西域,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随孝文帝迁都洛阳,任营戍极军等职。景明二年(501年)卒。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与其妻郑氏同葬洛阳北邙。宁懋石室线刻流畅细丽,人物、山水描摹准确,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所藏北魏孝子石棺同为北魏石刻线画的代表作品。邱崧,字石室,清江苏常熟布衣。工诗画。
中国古代有关孝悌的书籍非常丰富。以孝子为名的书传,早期有东汉刘向《孝子传》、刘宋王韶之《孝子传》、隋萧广济《孝子传》、师觉授《孝子传》等。这些书籍大多散佚,零星见于《太平御览》等类书中。这里所依据的是流传到日本的阳明本与船桥本《孝子传》,它们各收录中国古代孝子故事45个,其原本成书年代可能在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