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木雕观音像,高127.5厘米。

像全身彩绘,由数块木头插合组成。观音头戴高冠,冠上有一化佛,系宝缯,宝缯及发绺下垂,银嵌白毫已失。细眉,秀目,面颊丰满,唇摹绘胡须,上身袒露著帔帛,下著长裙,胸饰璎珞,臂有宝钏,衣饰塑造轻盈流动,富有韵律感。半跏趺坐,身体略前倾。

观音菩萨自印度传入中土,经过与华夏文化的长期融合,唐宋以降,对观音的崇拜持续不衰,观音菩萨成为最受中国善男信女欢迎的神祗之一,因之铜、石、木、泥、瓷各种质地的观音像层出不穷,类似此像的北宋大型木雕观音在美、德、日诸国都有收藏。它们大多数原置放在寺院大雄宝殿主尊背屏的后面,为当时流行样式之一。此观音像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堪称北宋木雕中的上乘佳作。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观世音的略称。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为“西方三圣”。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束宝冠的带子。它在造像中有多种表现式样,也是断定造像时代的特点之一。

即白毫相,梵语为urna-laksana,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

分为两种:左腿下垂,盘右腿于左股上,称吉祥半跏趺坐,也称左舒相跏趺坐;腿姿相反,称降魔半跏趺坐,又称右舒相跏趺坐。

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佛教寺院中的正殿,俗称“大殿”,为供奉佛像之主要建筑物。“大雄”是对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称,具体指佛有大力,能降伏四魔。大殿中常供的主尊为释迦牟尼,也有三世佛、五方佛等。

文章标签: 观音 菩萨

猜你喜欢

大象图(Samantabhadra)Figure on Elephant (Samantabhadra)
塑像Figurine
彩绘男木俑
壳与壳
迦叶石像
铁菩萨像头
菩萨文殊菩萨(文殊)
木雕水月观音菩萨像
其中一对服务员菩萨
坐着的菩萨
江西窑系青白釉菊瓣形盖盒
坐着的官员图
两个雕刻的木制碎片
木雕罗汉坐像
浅青釉小碟
音乐与诗歌女神的形象
菩萨
木雕蔡文执造罗汉坐像
0.1270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