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观音像板,明,高16厘米,宽11.2厘米。

观音居中,半跏趺坐于莲花上,高梳发髻,圆形头光,右手扶膝,左手持柳枝。善财居左,足踩莲花,双手合十,拜向观音,其头上方的仙鸟口中衔手珠一串,展翅飞翔。龙女居右,双手捧净瓶,背后衬以竹子。观音所坐的莲花之下波涛汹涌。像板背面铸刻阳文6列,列8至10字不等,铭文为:“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怛只哆,唵,伽囉伐哆,伽囉伐哆,囉伽伐哆,娑婆呵,天罗人,地罗人,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灰尘。”观音与善财、龙女及净瓶、仙鸟等一同出现为明清时期常见题材之一。此像板之构图与铸刻技法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属上佳之作。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观世音的略称。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为“西方三圣”。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分为两种:左腿下垂,盘右腿于左股上,称吉祥半跏趺坐,也称左舒相跏趺坐;腿姿相反,称降魔半跏趺坐,又称右舒相跏趺坐。

也称“善财童子”,佛教菩萨名。据《华严经·入法界品》载,善财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取名善财。后受文殊指点,参拜53位高师,最后遇到普贤,实现成佛“行愿”。其常与龙女一起出现,相伴在观音身旁。据《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载,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8岁便聪明异常,常听文殊讲《法华经》,后来见佛献宝,变为男身,立地成佛。净瓶,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的盛水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也称“南谟”、“那谟”,意为“致敬”、“归敬”,是佛教徒归顺佛的用语,常加在佛、菩萨之前以示敬意。菩提萨埵之略称,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文章标签: 观音 菩萨 净瓶

猜你喜欢

服务员神的图
菩萨的头
狮吼观音菩萨
周府造铜鎏金佛坐像
塑像
明永乐漆金木雕坐佛像
塑像
佛陀骑着孔雀“到”佛像,可能是阿弥陀佛(阿米托),在孔雀上
坐着的菩萨
塑像
木雕彩绘观音菩萨像头
菩萨的小雕像
高义造铜沙门像
塑像
明铜刘海戏金蟾
服务员神的图
菩提达摩坐在冥想中
观音
0.0992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