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潞南公祖先生述职词》轴,明,文徵明书,绢本,行楷书,纵171.8厘米,横83.3厘米。此幅是文徵明为“送潞南公祖先生述职”而作的一首词(词前有序),并以行楷书写之,与王谷祥、钦泰、杨可等其他14人共同赠给德辅卢君。从文徵明款署所言“前翰林院待诏”推知此轴书写年代当在明嘉靖五年(1526年)之后,是其中年以后的作品。此件书法楷书中兼有行书笔意,劲秀而不失稳重,结字工整,乃用心之作,反映了作者对受书人的敬重之情。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王谷祥(1501─1568年),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善写生,渲染有法度,意致独到,即一枝一叶亦有生色,为士林所重。中年绝不肯落笔,凡人间所传者皆赝本也。书仿晋人,不坠羲之、献之之风,篆籀八体及摹印并臻妙品。卒年68岁。

文章标签: 绘画 文徵明 沈周 书法 山水 赵孟頫 书画 细笔

猜你喜欢

白玉兰图卷
便面畫選集17张古柏松石圖
古木寒泉图
浒溪草堂
聚桂斋图卷
兰亭修契图
兰竹图
绿荫草堂
墨竹图
倪瓒楷书静寄轩诗文轴
草书忭京南楼诗卷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
李贺诗帖
千字文
临唐太宗帖
枯兰复花图跋卷
行草牡丹赋
游包山集卷纸本小楷
0.5141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