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晓庵诗札》卷,明,沈粲书,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80.3厘米。

释文:

端溪砚。镂金花函砚背书题岁月官名。天眷儒臣宠数新,赐来端砚自枫宸。金函宝相花偏异,奎翰云章世共珍。色炫紫霞光映日,润凝香雾细含津。马肝龙尾那堪比,赵璧连城漫儗邻。

龙香墨。新样龙香墨制佳,九重颁赐倍光华。团团玄玉真无价,馥馥乌云自起花。永镇文房为世宝,便书国史进皇家。珍藏什袭重加护,感激君恩岂有涯。

金花笺。赐出新笺锦作囊,金花灿若庆云黄。翠匀茧纸春冰滑,粉腻鱼纹雪浪香。展向芸窗光旖旎,书成铁画(思字点去)势飞扬。儗裁圣代皇明颂,愧之风流谢二王。

黄封笔。妙(制字点去)笔黄封五泉彰,特承宣赐拜明光。苍筠尚带湘烟润,紫颖犹含月桂香。新制锦囊花万点,巧装綵缕翠千章。小臣不敢寻常用,留写天书寿圣皇。

笔架山。乌木元为海外玲,良工追琢进丹宸。巧排五老碧峰小,低亚三湘翠管匀。每与陶泓同出处,转于毛颖最交亲。文房自此增光价,知是天庭赐近臣。

右砚墨纸笔山,宣德丙午所赐臣粲者,间成五咏以寓感恩颂德之万一云。

款署:“时宣德五年九月望日书一通,奉寄晓庵师一笑。云间沈粲识。”钤印:“云间沈粲民望”,“作德心逸日休”,“中议大夫赞治尹之章”。

书自作七言律诗五首,题为《端溪砚》、《龙香墨》、《金花笺》、《黄封笔》、《笔架山》。从诗后自识可知,这5件珍贵的文房清供乃宣德皇帝朱瞻基于宣德元年(1426年)御赐之物。沈粲为此赋诗,以表达内心感恩颂德之情,并将诗篇录与“晓庵”。作品书于宣德五年(1430年),笔画俊朗劲健,与沈粲草书之遒丽风格相一致,又融入“台阁体”的端庄圆润,具有优雅明丽的韵致。沈粲(1379—1453年),字民望,号简庵,华亭(上海松江)人。沈度弟。明永乐时入翰林,由待诏迁中书舍人,擢侍读,进阶大理寺少卿。沈粲以草书擅名,师法宋璲,以遒丽取胜。与兄沈度同在翰林,荣宠一时,时号“大小学士”。汉时宫殿前多植枫树,故名枫宸,又名紫宸,后来指代皇宫禁地。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又称“宝仙花”、“宝花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似闪闪发光的宝珠,富丽华美,故名宝相花。盛行于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的器物上亦多以之为装饰题材。以鱼与余同音,寓意“富贵有余”、“连年有鱼”。宋代南北各窑已多有用此题材,在元代景德镇、吉州、磁州、龙泉各窑制品中亦常见,至明清彩瓷中使用更为广泛。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在殷及西周早期是一较高的官职,此官名后常随以私名。西周中期后此官职地位下降。

古代天文学中将太阳落山与月亮东升处于同一直线的那天称为望日,它一般发生在农历每月十五日,故古代常把农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朱瞻基(1399—1435年),即明代宣德皇帝。自号长春真人,明仁宗长子,在位十年(1426—1435年),庙号宣宗,谥号章皇帝。朱瞻基是明朝较有作为的一位帝王,性格活跃,修养深厚,雅尚翰墨,书法出自华亭沈氏兄弟,而能够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出之。尤工绘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无不臻妙。常将自己的画作赏赐给重臣,并于其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在位期间着力经营画院,成绩斐然。台阁体有两意:
在文学史上,台阁体是明初上层官僚中流行的一个诗派,永乐、成化年间尤盛。作品的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和道德伦理,反映了上层官僚的生活。在艺术上追求雅正,但流于平庸,无甚积极内容。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荣、杨溥,号称“明初三杨”,因他们三人都曾任内阁大学士,“台阁体”之名亦从他们而来。
在法书领域,台阁体是一种楷书体。兴起于明代初年,永乐时最盛。因广泛使用于馆阁及翰林院的官僚之中,故称“台阁体”。以乌黑、光洁、方正、圆润、大小一律者为佳作。它的流行与当时的皇帝个人所好和科举考试的取士标准有内在联系,并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趋向。最擅长此书体者为沈度。

文章标签: 台阁体

猜你喜欢

沈粲草书千字文卷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七) 册 明沈粲自书御赐五咏
三希堂法帖(二十七) 册 明沈粲自书御赐五咏
明停云馆法帖(第十册) 册 明沈粲李密陈情表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七) 册 明沈粲自书御赐五咏
牡丹赋行草书
行书千字字
草书诗卷 湖光披素练
嵇康酒会诗卷草书
书扇页纸本
临乐毅论
草书册
行草书归田赋纸本
行书七律诗 纸本
行书千字文
楷书敬斋箴页纸本
临唐太宗帖
自书游包山诗 手卷
0.2639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