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图》是中国元代画家周朗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卷描绘杜秋娘高髻长裙,手执排箫,凝神独立的画面,人物面容丰满秀丽,衣纹用笔细劲潇洒,形象具有“唐妆”仕女的特征,又带有清丽之姿,刻画简练传神。使用工笔,在颜色的设置上,主要使用淡色,表现杜秋娘淡泊人生的性格特点。 [1] 


画作内容

此图绘唐代杜秋娘,图中杜秋娘手持排萧婷立,作唐妆打扮。人物面相丰润,身材适中。 [2] 

本幅款识:至元二年岁丙子正月廿四日,冰壶为余书杜秋娘,遂书杜牧之之诗于其后。二月十七日山识。 [3] 

署款:“周朗伯高。”下钤印“冰壶画隐”。本幅有元代书法家康里巎巎行书录唐杜牧《杜秋娘诗》,明宋璲题记二段。钤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收藏印等,共计23方。 [4] 

创作背景

该画创作于至元二年岁丙子正月廿四日,大约是作者为杜牧《杜秋娘诗》中人物所作肖像。 [5]  杜牧借杜秋娘的遭际感叹荣辱无常从“两朝尊母仪”到“作婢春黄糜”,联想到“萧后去扬州,突阙为阏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的自己前景黯淡。于是后世文人墨客,尽皆以杜秋的故事以为讽咏感怀。她也就成了人们熟知的形象;不但诗人吟咏感叹,画家也来凑热闹。周朗即为杜秋娘作一造像,以寄其怀。 [6] 

艺术鉴赏

主题

此图创作主题突出,无任何衬景点缀,仅绘杜秋侧身沉思状。作者运用暗喻的艺术手法,根据诗意成功地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杜秋形象。其雍容丰满的体态及身着的唐装表明了杜秋所处的时代特征,发髻上考究的头饰暗示出她的身份与地位,手中所持排箫则揭示出其善歌唱长吹箫的文化修养。 [4] 

技法

在表现技法上,此图受到宋以来白描画法的影响,注重以线造型,与唐人浓彩重抹的画风有所差异,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线条的理解和娴熟的运用能力。

人物面部轮廓以细匀的淡墨线勾勒,线条外柔内刚,富有弹性,与以浓墨晕染的高挽的发髻共同衬托出杜秋白晰的面容及细腻光滑的肌肤。衣纹用曲、直两种线条表现,直线条落笔果断,劲健有力;曲线条连绵宛转。两种线条的有机组合成功地表现出衣料柔软下坠的质感。人物肩上的披纱用细劲流动的线条勾描,不仅展现出纱带轻薄飘逸的美感,而且以其动势使画面更为活泼,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4] 

周朗以“莼菜描”和“铁线描”的手法,将经历过一场政治风暴的杜秋娘刻画得栩栩如生。画家取“周家样”之长,以简洁凝练的墨线勾出人物淡谈的眉颊,点出思绪绵绵的双眸,又用道劲流畅的线条绘出人物的裙衫长带,似随风飘举,颇有“吴带当风”的遗韵。 [7] 

造型

此图在人物造型上与唐代周昉《挥扇仕女图》中的人物相仿。杜秋浓密的头发梳理得齐整服贴,前额不见散丝,鸭蛋形脸,丹凤眼,高鼻梁,嘴唇小而丰满,面部没有过多的表情。躯体丰腴,着以直筒形长裙,遮掩了其腰身的曲线,显示出唐代仕女画的审美意识。 [4] 

研究价值

此画是周朗仅存的孤本佳作, [8]  也是他的仕女画的代表作。 [5] 

历史人物画在元代并不发达,毋宁说在人物画中,道释人物画倒是大端。因此周朗《杜秋图》即有了一个特殊的价值:它作为范例十分珍贵。 [6] 

历史传承

《杜秋图》在清初时曾为梁清标收藏并鉴定过。 [9]  后归清内府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0] 

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4] 

作者简介

周朗,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号冰壶画隐。元代画家。顺帝时人。擅画马,亦工仕女画。所绘仕女面容丰满端庄,衣带飘拂,婀娜多姿,衣纹用笔细劲飘洒,颇有唐人遗韵。至正二年(1341)七月,拂朗国(即法国)进天马,周朗貌以为图,画《拂朗国献马图》,图成,揭奚斯为赞。现存摹本。传世品仅《杜秋图》。 [11

文章标签: 杜秋娘 人物 线条 杜秋

猜你喜欢

周朗杜秋图卷
元 周朗 杜秋娘图卷杜牧诗
周朗杜秋图卷
寒林图
芦滩钓艇图
二马图
山水图
碧梧苍石图
仿古山图
竹石图
秋林渔隐图
疏松幽岫图
竹石图
山居纳凉图
大豆图
关山萧寺图
人马图
太白山图卷一版
0.1538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