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送别图》是明代画家沈周创作的纸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卷绘沈周与友人长汀送别的情景,大刀夺阔,远山起伏,汀岸有板桥、杨柳、桃花,崖上草色青青,十人拜揖道别,一人立于船上还礼,依依不舍。该画笔法苍劲,墨色浑厚,远山川用粗笔披麻皴画成。 [1]
画作内容
该画描绘的是沈周等人在京江送别叙州太守吴愈赴任的情景。画面以横卷形式展开由右向左,依次是近景的丛树、板桥,坡岸,一片杨柳依依桃花烂漫的江南春色。及至中部也是作品的中心。众人在岸边长揖作别,江面上一叶小舟,主人正乘乘舟远去,水色苍茫。远景是逶迤连绵的群山。 [2]
画首有清王时敏跋书“名迹贻薇”四字,后幅为明文林书“送吴叙州之任序”、祝允明书“叙州太守吴公诗序”,及沈周等人跋。 [3]
钤“启南”朱方一印。引首清,王时敏隶书“名迹贻征”四字。后纸有明,文林“送吴叙州之任序州府太守伍公诗序”,沈周、陈琦、吴瑄、张习、都穆、朱存理、刘嘉囗题诗,以及清代顾开增、顾济乾、吴云题记。鉴藏印记有【吴云平生珍藏】等七十五方。 [4]
创作背景
明弘治时期,南京刑部郎中吴惟谦小任叙州(今属四川省)太守,顷途过家,亲朋好友闻之,欢喜若狂,多作诗歌赞颂:其婿请沈周作画,复请祝允明作序相送。此图画成于弘治四年(1491)三月,沈周时年六十五岁。 [5] [3]
京江,当是镇江口的长江段,叙州相当今之四川宜宾。吴是苏州府太仓州人。如果从家中赴任,在苏州稍事逗留,即可乘舟沿古运河到镇江,由此向西直溯蜀地。这里对岸即是瓜洲古渡,正如长安的灞桥一样,常为古人惜别之地。 [3]
艺术鉴赏
情节
这是沈周中晚年的代表作。从这幅画中可见沈周既有传统笔法。充分体现书卷气,又根据自然风貌,设置一定情节引人入胜,展现自己的面目。 [3]
构图
《京江送别图》构图简洁,水天一色。因受南宋画家构图的影响,此幅显得具有分外寥廓、无垠之意,对面的远山用披麻皴画出,多矾头和黑色苔点。显然是受董源、吴镇等画法影响,表现了关山重重和征途悠远:近处的树丛杨柳依依、槐桧掩映,用笔在郭熙和黄子久间,树下的泥石用笔豪放,这样就将它向观者拉近了距离。 [3]
形象
此图画面布景得宜,疏密有致,近处长林巨嶂,远处青山叠翠,遥相呼应。近景桃花,杏花点缀,春意盎然。图的内容虽然描绘的是真人真事,但却没有刻板的描绘送别的场面,而以背景衬托,船舱内着官服的人,当为吴惟谦,寥寥数笔,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表示一副十分谦恭的神态,岸边四人拜揖告别,神情真切,双方的情感真切虔诚,这正是文人画的特点。此图画法有宋、元诸家笔意而有所创造。 [5]
历史传承
该画曾经陆恭、孙煜峰、翁嵩年、顾开增、张珩等收藏 [4]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2012年11月—2013年1月,《京江送别图》在苏州博物馆举办的“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展览中展出。 [6]
作者简介
沈周(1427年—1509年),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是明中叶画坛上四大艺术家(另三人为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一,人称江南“吴门画派”的班首,在画史上影响深远。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