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明: 十五世纪前半
说明:此盆作渣斗器形,具侈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外撇的特色。通体罩施天青釉,釉层表面出现长条状的流釉痕迹,即俗称的「蚯蚓走泥纹」。此种釉面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施釉后晾坏干燥不当,釉层产生裂痕,烧制过程中釉使裂痕弥合所致。口沿呈土黄边,足部涂上褐色护胎汁液,底面挖五孔,并阴刻有「建福宫」、「敬胜斋楼下用」、「六」等款。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六」款,「建福宫」、「敬胜斋楼下用」二款的笔划较不流畅,而且字痕呈白色,与周边釉色明显不同,应为烧后补刻之字。另一方面,「六」款虽为烧前所刻,然其所呈之褐色,较周围釉色浅淡,可见工匠在刻此字之前,似曾进行刮除底釉的工序。
款识:底(外)数字:六,底(外)宫殿名:建福宫,底(外)宫殿名:敬胜斋楼下用
参考: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The Enchanting Splendor of Vases and Planters: A Special Exhibition of Flower Vessels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陈玉秀国立故宫博物院2014/11;《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上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1/04
文章标签:
建福宫
褐色
釉色
裂痕
陈玉秀
特展
产生
泥纹
流釉
渣斗器
现象
痕迹
花器
釉面
长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