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宋: 公元960-1279年 说明:枕作长方形,上下枕面略凹,每面外围浅划双线,平面篦划水波纹。器内中空,一侧中心留一圆孔,圆孔旁及侧面的四个端点共有五枚支烧痕。从中显露出瓷枕使用竖烧法烧制成形,以及无釉处露出灰白色胎。通体满施青白瓷釉,釉层薄且呈色不匀,局部出现深色开片。长方形底面镌刻乾隆皇帝〈咏哥窑瓷枕〉:「瓷枕出何代,哥哥类董窑。金丝铺荇藻,铁足节箛篍。文并柟榴重,珍非翡翠浇。赠宜漆园吏,梦蝶恣逍遥」御制诗。诗末署「乾隆乙酉春御题」(乾隆三十年:1765),并落「几暇怡情」和「得佳趣」两枚钤印。传世随附木座及锦垫一块,木座面刻与器底相同的御制诗,但落「干」、「隆」两枚钤印。 对照乾隆三十八年(1773)《活计档》记事,乾隆皇帝降旨组合景阳宫陈设所提出之「哥窑凉枕」,依据当时登录的报告,因有「周身缺釉,上刻乾隆乙酉春御题,随紫檀木座」的特征,故让策展人以为档案所记,或正指这件作品。 依据谢明良教授研究,乾隆皇帝因明人陆深《春风堂随笔》中,对哥窑瓷器有「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的鉴赏观,让他受此影响,遂将釉色浅青的瓷枕视为是哥窑。另一方面,吴十洲先生认为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初八日,乾隆皇帝在下朝后的傍晚总共御览、鉴赏十五件文物,其中一件为瓷器,他并且从御制诗文集登录〈咏哥窑瓷枕〉诗的时间,分析此诗正是乾隆皇帝针对该日提看文物犹然而生的吟咏感怀。 款识:面御制诗文:瓷枕出何代,哥哥类董窑。金丝铺荇藻,铁足节箛篍。文并柟榴重,珍非翡翠浇。赠宜漆园吏,梦蝶恣逍遥」御制诗。乾隆乙酉春御题(乾隆三十年,1765)。钤印,「几暇怡情」、「得佳趣」。,其他御制诗文:瓷枕出何代,哥哥类董窑。金丝铺荇藻,铁足节箛篍。文并柟榴重,珍非翡翠浇。赠宜漆园吏,梦蝶恣逍遥」御制诗。乾隆乙酉春御题(乾隆三十年,1765)。钤印,干、隆。 参考:《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余佩瑾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01;《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上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1/04
文章标签: 乾隆皇帝 乾隆 哥窑

猜你喜欢

磁州窑白釉绿彩狗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建窑黑釉兔毫盏
哥窑胆式瓶
磁州窑白釉黑彩狗
耀州窑青釉药王塑像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定窑孩儿枕(残)
绿釉剔刻花纹执壶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三彩剔划花兔纹枕
吉州窑玳瑁釉罐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
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炉
0.2149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