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公元1644-1911年 说明:细长椭圆形底座,座上饰金累丝行龙二,第二层饰金累丝花叶纹,最上层饰回首大行龙一,并嵌饰七颗东珠。根据清朝的舆服制度,皇帝与皇太子夏朝冠的背面帽沿中央缀饰「舍林」,前者嵌饰东珠七颗,后者嵌饰六颗。民国初期这件帽饰收贮于皇帝的寝宫—养心殿内的保险箱中,在账册中原名「刀把头」,后依据《皇朝礼器图式》更名。依据《皇朝礼器图式》的记载,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固伦额驸、和硕额驸等人的夏朝冠正面帽沿中央缀饰「舍林」,背面帽沿中央缀饰「金花」,皇子夏朝冠的舍林嵌饰五颗东珠,其余依秩递减,固伦额驸与贝子者皆嵌饰两颗东珠,和硕额驸、辅国公则与镇国公之舍林一样仅嵌饰一颗东珠。若参阅《皇朝礼器图式》中所附线图中皇子以下人等所缀饰的「舍林」样式,与皇帝、皇太子之「舍林」不同,倒与其正面缀饰的「金佛」形似,也有一坐佛。经查阅满文辞典,知「舍林」是满文的汉字音译,原意是为了保护前额而在盔帽等上横钉的铁件饰,也指保护马匹等前额用的护额。后来可能因为皇子等人夏朝冠正面缀饰的「舍林」有一金佛,遂将「舍林」也释作帽前钉饰的金佛。然而由于皇帝与皇太子地位尊崇,遂将其夏朝冠正面帽沿的缀饰名为「金佛」,背面缀饰的帽饰仍用满人旧有名称—「舍林」,以示区别。 款识: 参考:《精彩一百 国宝总动员》蔡玫芬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11;《故宫胜概新编》冯明珠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09;《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冯明珠主编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09;《清代服饰展览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90/04
文章标签: 皇子 皇帝 东珠 台北巿 故宫博物院 金佛 帽沿 皇太子 图式 皇朝礼器 缀饰 中央 冯明珠 贝子 饰金 前额

猜你喜欢

铜镀金累丝嵌翠三镶如意
玛瑙树桩形花插
匏制缠枝寿字纹碟
天然木雕子母狮
竹刻狮子滚球
文竹嵌竹丝冠架
竹雕出戟尊
匏制缠枝莲槌形瓶
青金石朝珠
匏制勾莲纹壶
竹根雕采药老人
匏制三凤纹圆盒
文竹贯耳扁瓶
竹雕兰亭图香筒
黄杨木雕卧牛
天然木羊
濮仲谦款竹刻古梅
潘逢吉砚形墨
0.3449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