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乾隆: 公元1736-1795年 说明:高宗对于古文字十分感兴趣,即位初即积极整理内府所藏铜印、玉印,加以考订,同时命大臣搜集文献及古篆,制定三十二体满汉文古篆,乾隆初期即用以抄写〈盛京赋〉,乾隆晚年又增加十体,组合而成四十二体篆,如院藏〈虹文荟古〉玉印即以此诸篆刻成,而这套田黄印则选择其中的九种篆体,两套印章的印文都是回文,也都整理成盒,钤印编辑成册,形成一定的规模。其中这套〈鸳锦云章〉当中挑选增刻三十二体篆所无者为:古文、诅楚文、秦玺篆和汉印篆。 田黄为寿山石中,质地最细腻、润泽的印材,这九件印石脂润莹洁,具半透明感,或隐见红、褐筋、萝卜丝纹,材质优异,尺寸不小,甚为难得,各以不同的异兽为钮,磨砻圆润,刻工不凡。每方印文均以「循连环」三字排列三组,合成九字印文,各方作不同书体,各以不同字起首作成「回文」,是文人文字游戏的一种表现。检视印文的写法及线条,虽说各体均自有名称、典故来源,且各有特点,然而写法总不出以籀篆、古文为体的组合,而线条则是在收笔在起笔处作轻重变化,收尾处加饰造型,或在线条中间加圆或点等。整体而言,线条力道十分平稳顺畅,布局平均干净,具有相同的风格面貌。 印文的内容更是别具用心。「循连环」三字,从字面意义上看,是指依循一定的法则,不断的循环,正呼应九方印章「回文」的排列组合方式,另一方面,「循连环」又指三王的道统,「周书曰:三王之统,若循连环,周而复始,穷则反本。」(《太平御览》卷76),道家炼丹术的经典进一步衍伸谓:「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应,始复终坤,如循连环,帝王承御,千载常存。」(道家炼丹术的创始经典为(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因原书不存,此引《四库全书》认为诸注本最足以相信的(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为例),也就是说帝王若依循乾坤逆顺之道,则可以历千秋而常存。因此,印谱一开端即言:「截黄钟之管,律吕旋移,还金鼎之丹,阴阳妙合。」指涉其治此组篆印的成就犹如定十二律的规范,而印文内容则言其治国乃顺乾坤之道,又言:「宛转三周,适协箕畴之用,纵横九变,如观韶舞之成,」一方面指回文排列的变化,另一方面更抽象呼应帝王成就「九畴」成功的治国范例,达成舜韶乐之尽善尽美的境界。这套鸳锦云章不仅技艺遒丽,气象庄严,更反映高宗对其在政治与文化上的自我评价。(故杂003488–故杂003496) 款识:器身御制诗文:六读。钟鼎篆。三代刻铭钟鼎,俱用此体。循连环,连环循,环循连,循连环。 参考:《特别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神品至宝》东京国立博物馆, 九州岛岛国立博物馆, NHK, NHKプロモーション, 读卖新闻社, 产经新闻社, フジテレビジョン, 朝日新闻社, 毎日新闻社 编集东京国立博物馆、九州岛岛国立博物馆2014/06;《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主编:何传馨;执行编辑:余佩瑾、吴诵芬、邱士华、张丽端、许媛婷、陈慧霞、郑永昌、谢镇鸿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13/10;《精彩一百 国宝总动员》蔡玫芬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11/11;《故宫胜概新编》冯明珠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09;(赴美展图录)Possessing the Past: Treasures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Wen C. Fong, James C.Y. Watt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1996/05;《国立故宫博物院-文房聚英》蔡玫芬、国立故宫博物院日本京都巿:同朋舍出版1992/11
文章标签: 印文 回文 高宗 线条 帝王 故宫博物院 故宫 玉印 编辑 鸳锦云章 内容 成就 印章 古文 台北巿 乾坤

猜你喜欢

碧玉交龙纽“避暑山庄”玺
田黄石“长春书屋”玺
白玉交龙纽“敬天勤民”玺
青玉“五经萃室” 印
铜柱钮“文县守御所印”
青玉交龙纽“乾清宫宝”
寿山石卧象纽“雍正尊亲之宝”
青玉交龙纽“养心殿宝”
昇平署木印
铜柱钮“太医院印”
青田石“陈介褀印”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章
青田石“海滨病史”章
紫晶螭纽“乐善堂”玺
青玉“乾隆御笔三希堂记”册
青金石螭纽“月明满地相思”玺
寿山石卧兽纽“所宝惟贤”玺
青田石“臣心如水”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