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草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折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清世祖雍正四年(1726)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第一帖。速还帖)想无恶得速还。欲近令早去。时反也。(第二帖。中郎帖)知不忘西中郎人知旨示之。想羊参军还当其之也。君复深助以为意。(第三帖)言彼人政可示问。不计担不言之。并世处朝廷。具令羊参军。定此意也。(第四帖。长佳帖)夫一长佳慰之。不知善正如何。以无书。弟可敕。更句料之。(第五帖。二谢数帖)二谢数也。亦得其书为慰。今因其俱答君书。想必至也。(第六帖。还镇帖)归安可书送。奕书云。六日可至。诸贤书云。朝廷是之。转觉阙然。与卿书同。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此言深也。但云卿当人。何以如梦。恐卿表将复经年。想仁祖差时。还内镇。慰人情耳。皆在卿怀。(第七帖。产妇帖)产妇儿万留之。自患遣甚悬心。(第八帖。何当帖)江生佳。顷大润以始见之。此人士。萧索可歎。(第九帖。勿杀帖)勿杀生欲数甚难。此得书知足下问。想司马转平复。吾肿转觉剧。腰腹间甚逼之。重足下所送。方今便。(第十帖。得凉帖)适欲遣书云。得示。知足下得凉以为佳。甚慰。知多疾患。念劳心。吾故不欲食。比来以为事。恐不可久。邑邑。思面行。(第十一帖。万福帖)为定。是为意不却息。故想足下万福。长齐有近问不。节下得还不。吾殊匆匆。常忧虑。自力不具。(第十二帖。万福帖)君事以停耳。不示耶。不得北军问。云仁祖十六日书。小差。想不复进。近玄平书。故云。护军出。要以得问。(第十三帖。江州帖)足下万福。江州转佳也。想肿善。除令进。不甚悬耿。想足下入月必有来缘。迟复此。令可足下以念求。(第十四帖。侍中帖)知侍中亲亲皆佳。为慰。知临注广陵。并集得善佳佳也。得其书为慰。(第十五帖。远近清和帖)远近清和。士人平安。荀侯定住下邳。复遣军取卞城。此间民事。愚智长歎。乃亦无所隐。如之何。又须水雨。以复为灾。卿彼何似。(第十六帖。虞义兴帖)虞义兴适道此。桓公摧复。罔不如志。今以当平定。古人之美不足比。使人歎慨。无以为喻。右一十七帖丰考功南禺所藏。南唐古刻也。阁帖以下皆无之。唯董氏戏鸿堂帖略见一两帖。而摹刻凡陋。不逮此远甚。馀以康熙丙申获自京师。以为右军诸帖之长。心摹手追。不啻百数。今日早起。独坐雨窓。精心临放一过。颇有入处。得意得意。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夏六月四日。虚舟老人。书于梁鸿溪上小楼。

印记资料:

作者印记:澍
鑑藏宝玺:御书房鑑藏宝
鑑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鑑藏宝玺:三希堂精鑑玺
鑑藏宝玺:宜子孙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23-2125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猜你喜欢

王澍行书临帖扇页
清王澍行书轴
篆书横幅
草书诗﹔楷书诗四开册
信件
清王澍临石鼓文 册
清王澍书积书巖帖(一) 册
清王澍书积书巖帖(一) 册 篆书引首
清王澍书积书巖帖(一) 册 临比干铜槃铭
书法轴
书法
书法扇面轴
书法 厚德载物
绿窗琴弦
佚名
雄奇跌宕写山川
天行键
沁园春 雪
0.2177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