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海棠式杯,唐,口径13.2-8.2厘米,足径5.8厘米,高6.6厘米。此杯的口沿和杯身造型屈曲有致,犹如海棠花开,杯足较高,外撇。此种造型来源于萨珊金银器“多曲长杯”,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此样式进入中国后,南北方瓷窑都有烧造,成为唐代较为流行的式样。越窑青瓷在唐代代表着南方制瓷业的最高水平。此杯胎质细腻,釉层均匀,反映了当时的烧瓷水平。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文章标签: 青瓷 越窑

猜你喜欢

用奖章盖的罐子_Covered Jar with Medallions 21809
三彩武官俑
Equestrienne_Equestrienne 35376
三彩文官俑
痰盂(扎杜)_Spittoon (Zhadou) 21772
定窑白釉花口碗1
三彩花瓣式三足盘
青釉花口高足杯
三彩刻花三足盘
白釉渣斗
唐彩绘彩色釉陶骑马男俑
装甲守护王(天王)践踏恶魔_Armored Guardian King (Tianwang) Trampling Demon 35367
越窑青釉直颈瓶
花瓷双系罐1
朝圣者烧瓶_Pilgrim Flask 42271
花瓷双系罐
红陶骑马狩猎俑
巩义窑绞胎三足炉
0.1379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