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兔系罐,唐,口径10.5厘米,底径10.3厘米,高17厘米。罐撇口、短颈,丰肩、圆腹。通体施白釉,近底足处素面无釉。肩部置兔形双系,可穿绳索以便提携。唐代白瓷生产在中国北方发展迅速,与南方的青瓷生产遥相呼应,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此件器物以兔的形像做双系装饰,不事张扬,又令整个器形顿显生动,于平淡中见巧思,可谓匠心独运。印身侧面无雕琢,平面施刻印款或无款。

系即器耳,以双系形式为常见。其技法为采用双泥条平行排列的形式贴塑在瓷器表面,并在双系上刻划锦纹。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文章标签: 青瓷

猜你喜欢

花瓷三足盘
三彩武士俑
邛窑绿釉灯盏
岳州窑青釉碗
Jar与循环手柄和奖章_Jar with Loop-Handles and Medallions 21719
邢窑白釉罐
三彩凤首壶
三彩盖罐
定窑白釉花口碗1
邢窑白釉皮囊式壶
青釉花口高足杯
三彩花瓣式三足盘
鲁山窑黑釉蓝斑壶
痰盂(扎杜)_Spittoon (Zhadou) 21772
越窑海棠式杯
青釉砚台
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密县窑珍珠地鹦鹉纹枕
0.1423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