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窑仿钧天蓝釉莲花式洗,明,高7.1厘米,口径19.3厘米,足距10厘米。洗呈盛开的莲花状,底下承以三个乳凸小足。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乳浊不透明。明代宜钧陶器的釉色较丰富。此莲花洗为纯正的天蓝色。宜兴(1747—1809年),字桂圃,镶红旗人,清宗室爱新觉罗氏,恒新之子,永字辈。十一岁时授七品笔帖式,曾授太仆寺少卿、内府学士、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经筵讲官、盛京礼部侍郎、盛京户部侍郎、盛京刑部侍郎、盛京仓场侍郎、山东巡抚、江苏巡抚、领队大臣、科布多参赞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步军统领、翻译会试考官等职,著有《清文补汇》、《庸言知旨》等要籍。明清时期的陶窑,位于江苏省宜兴鼎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名宜钧,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演变而来,创烧于清康熙年间,色调似天空之蔚蓝色,故称“天蓝釉”。天蓝釉含钴量在1%以下,釉里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对呈色均有影响。

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呈色剂为氧化钴,最早出现于元代,但传世品不多。明、清两代在元代蓝釉的基础上相继创烧出霁蓝、洒蓝、回青、天青、宝石蓝等各色釉。

文章标签: 宜兴

猜你喜欢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翠青釉三系盖罐
石湾窑仿钧釉鼓钉三足花盆托
甜白釉僧帽壶
德化窑白釉弦纹双耳三足炉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
仿定窑白釉“云麓”款铺首耳瓶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
青花锦地花卉壮罐
石湾窑仿钧釉三足炉
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瓶
青花花卉纹执壶1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彭城窑仿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龙泉窑青釉刻花葡萄纹大盘
0.2503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