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釉盘,明永乐,高4.2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1.7厘米。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青白釉,无款识。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口”。颜色釉品种之一。景德镇窑自元代开始烧造高温铜红釉瓷器,初创阶段呈色多偏暗。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烧制出纯正鲜艳的红釉,前人称之为鲜红。它以铜作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成。由于其对温度、气氛的要求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纯正的红色,因此高温铜红釉是最难烧造的颜色釉品种,历来为人珍视。这种红釉器釉汁莹厚,器色鲜艳。因是当时祭日坛的用器,故也称祭红,又有积红、宝石红等异称。

颜色釉品种之一。其以铜为呈色剂,经还原焰高温一次烧成。红釉于北宋初年已出现,但呈色不太稳定。真正纯正、釉色稳定的红釉是景德镇窑在明初创烧的鲜红釉。嘉靖年间又创烧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釉。

铜红釉为高温釉,铁红釉为低温釉。高温红釉种类很多,按色泽分别称宝石红、霁红、豇豆红、郎窑红。如按其发展状况,则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嘉靖矾红、康熙的郎窑红和豇豆红较为著名。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文章标签: 景德镇 红釉 高温

猜你喜欢

翠青釉罐
青花玉壶春瓶
宜兴窑塑贴莲花纹梅瓶
广窑楸叶式洗
青花竹石纹碗
青花怪石牡丹纹菱花式盘
青花压手杯(花心)
青花海水纹香炉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石榴尊
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
青花灵芝纹碗
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仿官釉笔山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德化窑白釉象耳弦纹尊
0.1452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