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人物纹盘,清雍正,高3.4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9.0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圈足。内外施白釉。盘内以五彩描绘芭蕉树、洞石、菊花、高士、童子等图案。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盘中画面上,长者着淡绿色长衫,坐于石旁;童子着绿衣短衫,立在长者前面,称教子图。人物绘画笔触生动,细致入微。画面先用墨彩勾勒,再填以深绿、浅绿、紫、赭、墨等色彩,颇显典雅。虽然清雍正、乾隆时期粉彩成为彩瓷的主流,五彩制品显著减少,但雍正时期五彩的工艺水平并不逊于康熙时期。瓷画用笔用色均很精湛,画风高雅有韵致。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文章标签: 青花 粉彩 彩瓷 乾隆 主流 时期

猜你喜欢

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青花转心瓶
紫砂小圆壶
宜兴窑紫砂茶壶
粉彩婴龙灯图瓶
宜兴窑紫砂百果壶
五彩山水人物瓶
青花团花纹摇铃尊
粉彩婴戏双凤耳大瓶
仿定窑白釉划花龙凤纹胆式瓶
粉彩壁瓶2
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
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
青花松竹梅纹诗句观音尊
德化窑白釉葫芦式壶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唐英仿官水丞
0.1510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