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彩描金花圆盒,清乾隆,通高3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5厘米。盒扁圆形,盖面凸起,圈足。通体以酱釉为地,满饰金彩,并以金、银彩描绘纹饰。盒身口沿下绘朵梅边饰,近足处绘如意云纹。盒盖口沿处绘圆点纹、水波纹,盖面中心绘一变形西番莲,四周绘如意云纹。底以金彩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仿古器品种繁多,其中以仿铜器最为成功。此器的制作方法是先以高温烧成一种釉色似铜的酱釉,再用金、银彩描绘花纹,入窑二次以低温烧成,釉面光润莹亮,金银彩同饰于一器尤显富丽堂皇。乾隆时期的创新品种,从器型、釉色到细部装饰,都刻意摹仿古铜器。有的在与古铜色调相近的茶叶末釉地上凸印花纹或各种耳饰,有的加红、蓝、绿彩锈斑,甚至底足亦施红、蓝、绿间杂的锈斑花纹。有些精美之器还仿饰错金银工艺的花纹,几达乱真之境。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中国传统纹饰。从花形上看,除了莲花特征,还有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层次地排列,使图案具有雍容华丽的美感。这种图案又被称为宝相花,在中国古代工艺品和古建筑彩画中常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文章标签: 景德镇 乾隆 花纹 瓷器 御窑厂 景德 发展 描绘 时期 中国 图案 历史

猜你喜欢

广窑狮耳炉
文竹釉开光双耳壁瓶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纹折沿洗
绿地粉彩荷花纹花盆
霁红釉梅瓶
黄地粉彩梅鹊纹圆瓷片桌心
五彩麒麟送子图长方瓷板
紫砂绶馥款龙首三足壶
粉彩婴龙灯图瓶
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
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黄地粉彩丛竹纹盅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
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
宜兴窑邵亮生款紫砂圆壶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釉里三色花鸟纹花觚
0.1523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