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山鸟图》页,宋,赵佶绘,纨扇页,绢本,墨笔,纵22.6厘米,横24.5厘米。本幅款押“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裱边题签:“宋宣和枇杷山鸟”。鉴藏印钤“宣统御览之宝”,中缝钤“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各一方。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此图体现崔白清澹之体。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以设色为多,然而此图纯以水墨勾染而成,格调高雅,略似没骨画效果,别具一种苍劲细腻之韵致,体现了赵佶多方面的绘画才能。对开有清乾隆御题诗一首:“结实圆而椭,枇杷因以名。徒传象厥体,奚必问其声。鸟自讬形稳,蝶还翻影轻。宣和工位置,何事失东京。”感慨宋徽宗如此精于绘画,工于构图和经营位置,缘何却把国家丢失了?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书画,极一时之盛,亲自主持翰林图画院,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能书善画,自创书法“瘦金体”。又称团扇,即圆形扇面,多见于宋代以前。

全称太上皇帝,即皇帝之上的皇帝,一般由在位皇帝的父亲充任,是皇权与父权相妥协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太上皇的人先做皇帝,然后将帝位让给儿子(当然也有例外)。此种让位,古代称为“内禅”,以示与因将帝位让于异姓(实际上是被武力篡夺)从而导致改朝换代的“禅让”不同。“太上皇”一词最早出现于秦代。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自号始皇帝,追封其父秦庄襄王异人为太上皇,实际上异人并未当过皇帝。第一个真正的太上皇是后凉太祖吕光,公元399年12月,吕光病重,于是将帝位让给儿子吕绍而自称太上皇。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后,于1796年自愿传位于嘉庆皇帝。二十五宝中共有两方皇帝之宝。

其一,通高9.5cm,印面12.5×12.5cm。青玉质,交龙纽,满文篆书。据乾隆十三年上谕:“青玉皇帝之宝本清字篆文,传自太宗文皇帝时。”则知此宝刻治于皇太极时。当时满文篆书初具雏形,到乾隆十三年创立成熟和规范化的满文篆书,并施之于宝玺,其生发之迹清晰可见。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布诏赦”之用。

其二,通高16.6cm,印面15.5×15.5cm。栴檀木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为作“以肃法驾”之用。但从清代档案考察,在二十五宝中,此宝的使用频率最高,钤用范围极广,其他诸宝实无以相比。

崔白(生卒年不详,北宋熙宁时期人,约活动于11世纪),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北宋神宗熙宁(1068—1077年)初为画院艺学,元丰(1078—1085年)时为画院待诏。擅长花鸟,工于写生。他突破宋初以黄筌父子笔法程式为标准的局面,所绘禽鸟工整活泼,敷色轻淡,将写意和工笔和谐结合,创立新的画风。郭若虚《国画见闻考》评其花鸟“体制清澹,作用疏通。”中国绘画术语。指设色比较轻淡,很少用浓艳的色彩,体现了前人所说的“体制清淡,作用疏通”的艺术特色。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笔为骨,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擅此法。明代董其昌、蓝瑛等仿之。

文章标签: 皇帝 赵佶 中国 太上皇

猜你喜欢

跋欧阳询行书张翰帖
草书千字文
池塘秋晚图
戴胜图
风雨牧归图
芙蓉锦鸡图
行书蔡行敕卷
花鸟图册
楷书秾芳诗帖
禽浴图
会昌九老图
维摩演教图卷
雪景寒林图
窠石平远图
双松图歌卷楷书纸本
山水图
胡骑春猎图
溪山春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