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十咏图》轴,明,文徵明绘,纸本,墨笔,纵136.1厘米,横26.8厘米。图绘青山之下郁树成荫,两间茅屋在藩篱之内,主人趺坐于室内,书、壶伴其左右,另一间屋内侍茶的童子正在煮水。从款署中得知,明嘉靖十三年谷雨前三天,苏州的天池、虎丘等地正举行茶叶品评盛会,作者因病未能参加,其好友送来几种好茶,于是令小童汲泉、吹火、煮茶,自斟,自饮,自己品评茶叶之高下,自得其乐。不禁想到唐代诗人皮日休《茶中杂咏•茶具》、陆龟蒙《和茶具十咏》诗,于是缅怀他们的唱和雅趣,诗兴所至,亦追和了十首。画面构图充盈,横狭而纵高,主题突出,笔法细劲,用墨澹雅,蕴藉着浓郁的文人儒雅气质。本幅上方自题“茶具十咏”五言律诗十首,分别为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后款署:“嘉靖十三年岁在甲午,谷雨前三日,天池、虎丘茶事最盛,余方抱疾偃息一室,弗能往与好事者同为品试之会。佳友念我走惠二三种,乃汲泉吹火烹啜之,辄自第其高下,以适其幽闲之趣。偶忆唐贤皮陆辈‘茶具十咏’,因追次焉,非敢窃附于二贤后,聊以寄一时之兴耳。漫为小图,遂录其上。衡山文徵明识。”钤“徵”“明”朱方联珠印。嘉靖十三年即1534年,文徵明时年65岁。右下钤“徵仲父印”白文方印、“衡山”朱文方印。鉴藏印有孙煜峰“弘一斋书画记”朱文长方印、“孙煜峰珍藏印”朱文长方印、“张珩私印”白文方印。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皮日休(约834--883年),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湖北襄阳人。唐咸通年间考取进士,曾任太常博士。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人称“皮陆”,著有《皮子文薮》。清代宫廷内盛行饮茶,乾隆皇帝更是嗜茶如命,为出巡携带方便,特命人制作了用于装置全套茶具的茶籝。茶籝本身也是一种极富创意的工艺品。故宫现存几套茶籝,主要有紫檀木与竹木混制的和纯用紫檀木制作的两种。 孙煜峰(1901—1967年),曾用名寿熙,江苏江阴人。1925年起在上海经商。解放前,曾任闸北水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裕康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解放后历任公私合营上海市房地产公司副经理、市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常委、上海市政协第三、四届常委等职。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收藏文物,对字画有较高的鉴赏能力。1961年始曾先后向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捐赠文物。张珩(1915—1963年),字葱玉,别署希逸,祖籍浙江吴兴,1915年2月10日生于上海。青年时期即以书画鉴定闻名。1934、1946年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1950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同年调文化部文物局工作。曾任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珩在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尤其在书画鉴定方面造诣更深。他善于探索书画用笔的规律,并把实物与文献资料相结合,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地作出科学判断,成为著名的中国书画鉴定专家。

文章标签: 书画 茶具 文徵明 绘画 沈周 嘉靖 张珩 鉴定 茶籝 赵孟頫 山水 上海 孙煜峰 诗文

猜你喜欢

白玉兰图卷
便面畫選集17张古柏松石圖
古木寒泉图
浒溪草堂
聚桂斋图卷
兰亭修契图
兰竹图
绿荫草堂
墨竹图
清明上河图
芳树遥峰图
山水轴
山水册7张
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
书画合册12张
达摩六代祖师图
葵石峡蝶图
仿古山水册
0.2864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