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梅花图》轴,清,罗聘绘,纸本,墨笔,纵126.6厘米,横32.7厘米。款题:“密萼繁枝二色梅,墨池水影结胚胎。细看黑白分明甚,千万花须数不来。元松雪道人画花全用水墨,煮石山农画花全用空圈,未有合二法为一帧者。余因作此以自娱悦。罗聘记”。钤“罗聘私印”白文印。鉴藏印有“明存”、“读骚如斋鉴赏之印”等,共四方。图绘蟠曲出枝的梅树,其上梅花盛开,如珠似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致。由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仿元代赵孟頫的“水墨”法和王冕的“空圈”法所绘。花瓣或以墨染,或以线条双勾,呈黑白二色的梅交相辉映,故题名“双色梅花图”。通过此图可见,罗聘对于传统梅画技法的学习不拘泥于一家一派,而是博众家所长,并且能够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自成一体。罗聘最终以繁花密枝式的构图,古拙质朴的笔法和秀逸典雅的审美格调,成为“扬州画派”中最有影响力的梅画代表人物。罗聘(1733—1799年),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等。原籍安徽歙县,其先辈已迁居扬州。博闻好学,20余岁随金农学画,常为之代笔。曾三赴京师,因画《鬼趣图》轰动当时文坛,其才华横溢。人物、花鸟、山水兼善,画法受金农、石涛、华岩等人的影响,笔力雄厚,以清奇、拙奥、生冷见长。他所画人物造型准确,尤精于画鬼,借以揭露世态。花鸟尤以梅花突出,其妻方婉仪及子均工画梅,被称为罗家梅派。

即元代王冕(?--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会嵇(今浙江绍兴)人。工画墨梅,继承北宋华光和尚的传统,“万蕊千花,自成一家”。画梅“胭脂作墨骨体”,是王冕首创。曾著《梅谱》。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乃元代的画坛领袖。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其绘画、书风和书学主张对当代及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
王冕(1287—1359年),字元章,号老村、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善画梅花、竹石,师法宋扬无咎而又自出新意。著有《竹斋集》行世。

物象外沿以墨线两笔勾勒出轮廓的中国画技法。

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活跃于扬州的画派,代表画家有华嵒、李鱓、李方膺、金农、罗聘、黄慎、闵贞、郑燮、高凤翰、汪士慎、高翔、陈撰、李鱓、边寿民、杨法等。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材,也画山水、人物。他们的风格个性虽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并突破了陈套俗制,自由地驰聘笔墨,抒发胸怀,重视品格、文学、书法等方面的修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给人们以有力的启示,其艺术对后世水墨写意画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

文章标签: 罗聘 人物 王冕 金农 传统 技法 扬州 梅花 水墨 山水 花鸟 书法 书画 李鱓

猜你喜欢

寒山拾得图
锁谏图
罗聘剑阁图轴
罗聘墨梅图轴
罗聘药根和尚像轴
罗聘锁谏图卷
罗聘邓石如登岱图轴
兰石八开(之二)
兰石八开(之三)
断桥残雪图
寿字
西亭春艳图
四时山水图册
百鹊图卷
观泉图
花鸟草虫八开
指画怒容钟馗图
白龙潭
0.1093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