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仕女观宝图插屏,清,高245.5厘米,长150厘米,宽78厘米。屏风用边抹作大框,中以子框隔出屏心,四周镶透雕螭纹绦环板,底座用两块厚木雕抱鼓墩,上竖立柱,仰覆莲柱头,以站牙抵夹。立柱间安横枨两根,以短柱中分,两旁装透雕螭纹绦环板。枨下安八字披水牙,上雕螭纹。屏心之玻璃可拆卸,上绘仕女观宝图,庭院中一仕女坐在扶手椅上,在观看另一侍从手中的古玩。玻璃画为乾隆时后配。此屏风为一对,体形较大,雕工精美,既可摆放在屋门口挡风避尘,屏心的其玻璃画亦可作为观赏品。此屏风虽为清乾隆时利用明代的屏风木架配装玻璃画组合而成,但显得十分得体,庄重而美观。明清时期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料品种之一。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仕女”始称“士女”,其原初的语义指未婚的男女,后来泛指男女。至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录绘画作品时已开始用“士女”一词,它代表了一种题材内容,在当时,这类画作主要内容是描绘贵族妇女。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美女。插屏属于带座屏风的一种,通常由屏框、屏心、站牙、立柱、绦环板和抱鼓墩组成。插屏的屏心分为正面和背面,正面多用木雕镶嵌、牙雕镶嵌、髹漆描金等装饰手法刻画山水、人物、风景等内容,极为美观,背面一般镶嵌诗句,或为素板。这种屏风在明清两代风行一时,在清宫帝王和后妃的寝宫中随处可见。屏风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陈设器物。其最早的功能为挡风和遮避用。据《三礼图》记载:“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以后随着工艺的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内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屏风在清代发展尤盛,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工艺技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在家具的板心或其它构件上浮雕或彩绘方形或圆形的绦线,称为绦环。传统家具上的一种构件,常用于柜门的板心,屏风的上眉板、腰板和下裙板上。其作法是沿边框里侧于板心浮雕一周突起的棱线,并保持与边框平行。突起的线纹由于四角相连成方环状,犹如衣服上的绦边,故曰“绦环板”。底座的底墩之上立柱两旁抵夹站牙的鼓形装饰,俗称“抱鼓墩”。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屏风、衣架等立柱下着地的墩木,其着地部分常雕成鼓状物,用以加强站牙,抵夹立柱。家具的构件,多见于带座的屏风上,位于立柱前后及两侧,用以托夹立柱。家具腿间用于连接两腿的横向构件。插屏底座横梁下向前后斜披的两道牙子称“披水牙”。前后各一,侧面呈八字形。雕镂之工。

文章标签: 屏风 家具

猜你喜欢

红木雕云龙纹宝座
紫檀雕花嵌珐琅扶手椅
紫漆描金山水床
方形抹角文竹凳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条案
紫檀雕花柜格
黄花梨柜格
紫檀嵌瓷宝座
填漆戗金炕桌
紫檀长条桌
铁梨缠枝牡丹纹卷书案
紫檀嵌青玉雕夔龙纹插屏
紫檀雕夔龙纹床
紫檀嵌珐琅绣墩
桦木圭式案
紫檀虬龙纹长桌
紫檀缂丝宝座
紫檀瓶式香几
0.2598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