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包竹黄画案,清乾隆,高86.5厘米,横194.2厘米,纵82厘米。清宫旧藏。画案杉木胎,通体包镶竹黄。案面之下为回纹透空攒牙子,四腿上端与案面连接,支撑着案牙的下部。两侧腿间安装罗锅枨,云头形足。此案采用竹黄包镶,在大型桌案上极为少见,堪称清代家具之珍品。包镶指用一般木材造胎骨、以薄片硬木造贴面的家具工艺。亦称“贴竹黄”、“文竹”,以竹里作面,故亦称“翻篁”。其法是以木为胎,再在木胎地子上包镶一层竹黄,颜色清新淡雅,灵秀可人。贴竹黄法始于清代中期的江南一带,盛行于乾隆朝。清人谢堃在《金玉琐碎》中记:“孰不知竹性最脆,独嘉善所产大可翻转其里,雕镂人物,制笔筒、笔瓶诸器,谓之‘翻篁’”,对江南地区嘉善一带所产的翻篁器物备加推崇。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用攒接方法造成的透空牙子。一般指设置在桌案的面框或束腰下、连接于两腿之间的部件。设于其它部位的则常称牙条。古代家具中凡两端低中间高,形如罗锅的枨子皆可称为“罗锅枨”。
文章标签: 家具

猜你喜欢

黄花黎嵌牙木雕山水宝座
紫檀百宝嵌花果图宝座
紫檀嵌瓷心罗汉床
黑漆嵌螺钿圈椅
金漆龙纹宝座
黄花黎小条桌
紫檀嵌珐琅绣墩
紫檀嵌画珐琅云龙纹柜格
红漆描金龙纹箱
紫檀边髹漆《五经萃室记》围屏
花梨框西洋人物玻璃挂屏
紫檀木边镀金竹林鹤兔图挂屏
黑漆描金山水宝座
湘妃竹黑漆描金菊蝶纹靠背椅
黑漆五彩螺钿书格
紫檀嵌竹丝梅花式凳
紫檀嵌珐琅宝座
紫檀嵌玉菊花图宝座
0.1516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