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漆戗金花卉纹炕案,清康熙,高39厘米,长160厘米,宽30厘米。案面两端鳅背圆翘头,壸门式板腿。案面开光内为红色钱纹锦地,雕填茶花、蝴蝶和洞石。开光外为红万字方格纹锦地,雕填牡丹、葵花、荷花、茶花四季折枝花卉。案板边沿和腿部均戗金双勾红线,填彩暗八仙纹、戗金流云,散布折枝花卉纹。左右板腿里外均以彩漆雕填缠枝勾莲纹。红色漆里,刻“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此案原贴有“寿康宫在帐”字条,说明此物曾陈设于寿康宫。寿康宫为皇太后、太妃的居所。此物为康熙时宫廷制品。填彩漆,即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漆工艺技法之一,又称雕填。即在漆地上按照设计的图案剔出低陷的花纹,花纹之内填色漆,充满之后全部磨平,显露出平整光滑的花纹。沿着花纹轮廓用刀刻出纹路,花纹中间的纹理也同样用刀钩出。最后打金胶,贴金箔,使填漆花纹有金色的阴文边框和纹理。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即在器物表面先按照设计的图案阴刻出花纹,然后再在阴纹内打金胶,上金粉,使之成为金色的花纹。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锦原为丝织物的种类名,花纹精致古雅。漆器上所谓锦地,是指用漆填或描绘出华美的纹样作衬地,其上再饰各种图案。

即填漆戗金,北京文物业称“雕填”。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物象外沿以墨线两笔勾勒出轮廓的中国画技法。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八仙指神话传说中神通广大的道家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他们各持一件宝物,分别是葫芦、扇子、花篮、渔鼓、荷花、宝剑、洞箫和玉板,传说这些宝物法力无边,有逢凶化吉之作用,其被用作装饰图案,以物代人,称暗八仙。

“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唐宋之时,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卉图案,这一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莲花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卉纹饰之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卉旁往往带有细长的枝蔓,称之为勾莲纹。

太后宫之一。位于故宫内廷外西路,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为皇太后居慈宁宫之寝宫,太妃、太嫔们亦随居于此。

文章标签: 花卉 图案 花纹 装饰

猜你喜欢

紫檀点翠嵌牙渔家乐插屏
红雕漆云龙纹罗汉床
紫檀边髹漆《五经萃室记》围屏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条案
紫檀雕花宝座
黑漆款彩百鸟朝凤图围屏
紫檀龙凤纹立柜
紫檀百宝嵌花果图宝座
红木云纹长桌
柏木冰箱
黄花梨藤心方杌
紫檀嵌瓷心罗汉床
黄花黎小条桌
紫檀雕莲花纹长桌
紫檀嵌青玉雕夔龙纹插屏
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盆架
填漆戗金云龙纹条桌
0.1334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