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漆戗金龙戏珠纹宴桌,清早期,高86厘米,长135厘米,宽101厘米。宴桌木胎髹红漆。桌面双层。上层桌面四边起拦水线,正中葵花式开光,内饰线刻戗金双龙戏珠纹,四角及四边亦饰龙戏珠纹,侧沿饰云纹;下层桌面整齐地镂4排24个圆孔,为稳固其上所置之碗足而设,孔间饰升龙。高束腰分格镶绦环板,饰龙纹,束腰四角带角牙。拱肩三弯腿,外翻卷云式足,壸门式牙条与腿交圈。牙条及腿足饰龙戏珠纹,壸门曲边髹金漆。此桌是清前期皇帝用膳的宴桌,制作考究,装饰华丽,体现了皇家独有的气派。填彩漆,即在漆器表面阴刻出花纹后,用不同的色漆填入花纹,干后将表面磨光滑。

漆工艺技法之一,又称雕填。即在漆地上按照设计的图案剔出低陷的花纹,花纹之内填色漆,充满之后全部磨平,显露出平整光滑的花纹。沿着花纹轮廓用刀刻出纹路,花纹中间的纹理也同样用刀钩出。最后打金胶,贴金箔,使填漆花纹有金色的阴文边框和纹理。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即在器物表面先按照设计的图案阴刻出花纹,然后再在阴纹内打金胶,上金粉,使之成为金色的花纹。

桌面四边高于面心的线条。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漆木家具的一种装饰手法。在漆器上用针或刀尖刻划出细而浅的花纹,称“线刻”,然后在花纹内打金胶(漆工术语称“金脚”),再把金泊研碎,粘着在花纹里。其特点是花纹略低于地子表面。桌面四边垂直的部分称侧沿。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在古建筑彩画中多见,常绘于小找头、盒子、柱头、天花、短小木构件的方心等部位。常见的升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在上,尾在下,头为侧面,朝向宝珠,四肢两上两下、两左两右,其中一只爪抓住或者抓向宝珠。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在家具的板心或其它构件上浮雕或彩绘方形或圆形的绦线,称为绦环。传统家具上的一种构件,常用于柜门的板心,屏风的上眉板、腰板和下裙板上。其作法是沿边框里侧于板心浮雕一周突起的棱线,并保持与边框平行。突起的线纹由于四角相连成方环状,犹如衣服上的绦边,故曰“绦环板”。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横材与竖材相交的转角处装饰的花牙称角牙,横材在下称坐角牙,横材在上称倒挂牙子或“挂角牙”。有束腰的家具腿上端由于束腰缩进而形成的肩膀称为“拱肩”。明式家具腿足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其腿部从束腰处向外膨出,然后内收,至下端又向外兜转,形成三道弯,以形取名,故名三弯腿。宫内小巷道称壸(音捆),此处为家具术语之一。通常在横牙正中开一尖口,再向两侧曲线延伸与竖向牙条相交,此种作法称为劵口;如果牙条四面相交,则每面正中均开尖口,此种作法称为圈口;如果只有一面横牙条作出壸门装饰,则称为壸门牙子。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来装饰。这种牙子中长而直的称为牙条。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

文章标签: 家具 花纹 装饰

猜你喜欢

黑漆嵌玉描金百寿字炕桌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
黑漆描金卷草拐子纹床
紫檀雕花长桌1
红漆描金龙纹箱
紫檀缂丝宝座
紫檀雕山水八屉兰亭八柱插屏
楠木雕花框镶银刻比例表炕桌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格
黄花梨藤心方杌
黄花梨仕女观宝图插屏
紫檀万福纹柜格
红木雕龙床
柏木冰箱
紫檀条桌
紫檀嵌珐琅绣墩
紫檀边座“爱乌罕四骏图”插屏
紫檀嵌玉花卉宝座
0.1181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