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云纹藤心扶手椅,清初期,高91厘米,长54.5厘米,宽43.5厘米。此椅栅栏式背板,背板过肩处凸起形成搭脑。板框中雕上下两组云纹,下接座面处有云纹亮脚。靠背两肩向前兜转,至扶手处下转,卷成回纹。席心座面。鱼肚形牙板,两角有镂空拐子纹托角牙。四腿内收,外翻马蹄。此椅整体虽为明式风格,但细部装饰已显露清式风格之端倪。装在椅背或衣架之上用于连接立柱和背板的构件。椅背搭脑一般正中稍高并略向后卷,以便人们休息时将头搭靠其上,故名。常指攒框式椅背的下牙,牙板下缘锼出各式镂空曲边,俗称“亮脚”。亦称欹床。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坐具,现已很少见。其形式犹如椅子的靠背,是一种无座腿甚至无座面的坐具。其背后安有可以撑放的活动支架,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调节靠背的角度。它多在床榻上或席地使用。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说:“靠背以杂木为框,中穿细藤,如镜架然。高可二尺,阔一尺八寸,下作机扃,以准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适情,甚可人意。”宋、明绘画中也可见到此种坐具。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家具部件名称。一般指面框或束腰下设置的连接于两腿之间的部件。设在其它部位的一般称为牙条。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传统家具上的一种硬角连续拐弯的纹饰。如果加上龙头并与缠枝花卉相结合称“香草夔龙”,无龙头者则称为“拐子纹”。中国古代家具中横材与竖材相结合的直角下方所饰的牙子称为“托角牙”。横材与竖材相交的转角处装饰的花牙称角牙,横材在下称坐角牙,横材在上称倒挂牙子或“挂角牙”。明清家具的腿足装饰,足端向外翻的称“外翻马蹄”,向里翻称“内翻马蹄”。

文章标签: 家具 靠背

猜你喜欢

紫檀席心宝座
黑漆描金卷草拐子纹床
红木雕云龙纹宝座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格
紫檀雕荷花炕桌
紫檀嵌玉菊花图宝座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
黑漆描金山水宝座
黑漆描金靠背
紫檀边髹漆《五经萃室记》围屏
黑漆描金龙凤纹绣墩
黑漆描金五蝠云纹靠背椅
紫檀小长桌1
紫檀暗八仙立柜
黄花梨柜格
紫檀嵌珐琅宝座
紫檀木边镀金竹林鹤兔图挂屏
填漆戗金云龙纹条桌
0.1462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