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殷王武乙(文丁?)祭祀先公先王的卜用牛肩胛骨,长20.5厘米,宽14厘米。

卜辞:

……贞:甲子『1002』,王大禦于大甲:燎六小『1003』卯九牛?

癸丑貞:甲寅『1002』,大禦自上甲:燎六小『1003』卯……

上甲不遘雨?

大乙不遘雨?

大丁遘雨?

茲用。

庚申貞:今來甲子『1002』,王大禦于大甲:燎六小『1003』卯九牛,不遘雨?

庚申貞:『1002』……禦……

(反)

……丑貞:不……

(‘贞’、‘卯’)

说明:

第一句是贞问是否在甲子这一天举行『1002』祭,用燎牲的方法祭祀大甲?

第二句是在癸丑这一天占卜,贞问是否在甲寅这一天举行『1002』祭,用燎牲的方法来祭祀自上甲以下的先公、先王?在祭祀上甲时不会遇到雨?在祭祀大乙时不会遇到雨?在祭祀大丁时会遇到雨?此用。

第三句是在庚申这一天占卜,贞问在未来的甲子日举行『1002』祭,王用燎牲之法祭祀大甲是否不会遇雨?

第四句是在庚申这一天占卜,贞问举行『1002』祭。后面的卜辞残缺,应与前三条卜辞类似,贞问对先公、先王祭祀是否会遇雨?王武(1632-1690年),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王鏊六世孙。以诸生入太学,不屑意举子业。性乐易,平生不趋谒权贵。精鉴赏,富收藏,先世所遗及平时购获率多宋、元、明诸大家名迹,往往心摹手追,务得其法。商王,大乙之孙,大丁之子。卜辞又称夫甲。史书称太甲。古太与大通用。大甲是庙号,直系先王。据《史记·殷本纪》载:太甲即位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被伊尹放逐。伊尹摄政三年,太甲悔过,伊尹迎归复位。《古本竹书纪年校补》说: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乃自立,太甲居桐宫七年,潜出杀伊尹,自复其位。

商先公,王亥之子,成汤之六世祖。史书中称微或上甲微。微是名,上甲是庙号。据《国语·鲁语》载,微父王亥服牛负服于有易。有易氏首领绵臣杀王亥,夺其牛群。上甲借助河伯之兵以伐有易氏,灭有易杀绵臣。商部族由是强大。卜辞中以上甲为先公之首,祭祀隆重。

商立国之王,名履,示癸之子。史书中称天乙、汤、商汤、成汤、武汤、唐、武王等。卜辞作大乙、唐。周代青铜器铭文和周原甲骨刻辞称成唐。大乙是庙号,直系先王。据史书记载:自契至汤,共迁徙八次,汤始定居亳。用伊尹辅政,灭葛等十几个夏之方国。夏桀暴虐无道,汤乃征服韦、顾、昆吾,进而伐夏,放逐夏桀于南巢(今属安徽省)。夏遂亡。

商王,大乙(成汤)之子。史称太丁。大丁是庙号,直系先王。《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

《文解字说》:“贞,问也。”

杀牲之祭。卯字是劉字之原始初文。《尔雅·释诂》:“劉,杀也。”卯字是会意字,其字形象对剖之会意。卯祭当是剖杀牛羊之祭。

文章标签: 先王

猜你喜欢

商周汉唐青铜杂件铭文一册共六十三纸
商觚及铭文拓片
殷王武乙贞问祭祀先公先王刻辞卜骨
商周青铜兵器杂等项五十三纸
商周金文三十八纸
殷王武丁贞问妇婡患疾刻辞卜甲
殷王武乙(文丁?)贞问祭祀先公先王卜骨
0.2998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