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池阳令张君碑,东汉,右石存高102厘米,左下石存高42厘米,合宽82厘米。碑右刻石存文9行157字,左下刻石存文5行41字,隶书体,存字宛如新刻,书文刻字极有劲力,是汉碑代表作之一。此碑之大块发现于清道光间,先归端方,后归周季木收藏。小块原藏于山东柯昌泗处,后同归周季木收藏。最早考证此碑者为吴士鉴,认为碑文中的西乡侯是三国时期魏西乡侯张既,故定名“魏西乡侯兄残碑”,后周季木、杨树达、余嘉锡否定此说,杨、余考定碑文中的西乡侯为东汉桓帝时期的张敬,故定碑名为“汉池阳令张君碑”,已普遍被接受。另一残块据拓片尚有5行70字。录文:(残)西乡侯之兄冀州刺史之孝也盖张仲兴周室/(残)缵乃祖服体明性喆宽裕博敏孝友恭顺著于/(残)之咸位南面竞德国家犹昔八虞文王是咨世/(残)书悦古今兄通声称爰发牧守旌招主簿/(残)理左右□宜器有特达计拜郎中除茂陵侯/(残)唱实和为俗所仇君耻侉比愠于群小换/(残)复换征羌崇保障之治违勿剗之化开义遏/(残)罚折中户四既盈礼乐皦如帝简其奉迁池/(残)虽姜公树迹雚檀流称步骤逾否君参其中/(残)养晧以道自终君秋/(残)光国之名殁宜见录/(残)追惟烈祖钦述高风/(残)辞佚自后共身体而就/(残)颂其名当究王爵景命/熊方《补后汉书年表》云“池阳侯李傕,以牛辅校尉举兵为董卓报仇,初平三年自侯,以兵叛,建安三年坐诛。”《三国志·董卓传》:“(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建安二年,(曹操)遣谒者仆射裴茂率关西诸将诛傕。”《续汉书·郡国志》左冯翊下有池阳县,未注侯国。端方(1861—1911年)。姓托忒克氏,字午桥,号匋斋,满洲正白旗人。科举出身。40岁后在清朝政府中历任陕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湖南总督、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都兼通商事务大臣。赴多国考察,主张君主立宪。1911年11月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行至姿州被新军所杀。生平富收藏,尤以多种刻石及碑帖为最。著有《陶斋吉金录》、《陶斋藏石记》、《陶斋藏砖记》等。柯昌泗(1899-1952年),字燕舲,山东胶县人。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历任直隶政治研究所所长,东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郁文学院文学系主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辅仁大学讲师。1934年任山东聊城县知事,国务院参议。1936年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抗战爆发后,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天津市秘书长。1940年暂代华北政务委员会秘书厅文案处处长。1941年代理华北政务委员会高等考试试务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著有《后汉书校注》、《谧斋印谱》、《鲁学斋金石记》、《传习录注》、《三国志集释》、《山左访碑录校补》、《瓦当文录》、《朔方芻议》等。字德容,冯翊高陵人。初为小吏,后为议郎,从司隶校尉钟繇,封武始亭侯。从曹操破马超于华阴,为京兆尹。魏国既建,为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其后与曹洪破吴兰于下辩,又与夏侯渊讨宋建等。魏文帝即王位,进爵都乡侯,后以功徙封西乡侯。黄初四年(223年)薨。明帝即位,追谥为肃侯。杨树达(1885-1956年)。字遇夫,号积微,晚号耐林翁、积微翁,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归国,于湖南省数校任教员,1920年赴北京,历任私立中国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以后任职于湖南大学,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3年任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中国语法纲要》、《中国修辞学》、《古书疑义举例续补》、《词诠》、《古声韵讨论集》、《积微居金文说》等。余嘉锡(1884-1955年)。字季豫,别属狷翁,湖南常德人。幼习书,乡试考举,早年授生徒自给。20世纪20年代末定居北平,在辅仁大学中文系讲授目录学、古籍校读法,并任中文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致力于四库全书提要考证。1947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四库提要辩证》、《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世说新语笺疏》等。东汉时人。《后汉书·孝桓帝纪》载:东汉延熹二年(159年)八月,汉廷诛大将军梁冀,以功封中常侍单超等五人为县侯,尚书令尹勋等七人为亭侯。注曰:五县侯谓单超新丰侯、徐璜武原侯、具瑗东武阳侯、左悺上蔡侯、唐衡汝阳侯。七亭侯谓尹勋宜阳都乡、霍谞邺都亭、张敬山阳西乡、欧阳参修武仁亭、李玮宜阳金门、虞放冤句吕都亭、周永下邳高迁乡。亦称“榻片”。“拓”可释为“捶打”。用墨和纸将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捶拓下来称为拓片。拓片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侯国名。《续汉书·郡国志》汝南郡下:“征羌,侯国。”《集解》引钱大昕曰:“本汝南之当乡,光武封来歙于此。”《后汉书·来歙传》载:建武十一年,“赐策曰: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珑羌,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使太中大夫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以歙有平羌陇之功,故改汝南之当乡县为征羌国焉”。

猜你喜欢

东武侯王基断碑
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
朝侯小子碑
汉秦始皇泗水升鼎图画像拓片
清拓汉嵩山三阙
郎中郑固碑
汉侍御使李公石阙
汉开母庙石阙铭
汉鲁峻碑
汉孔宙碑连碑阴共两纸
郎中郑固碑1
鲁孔子庙碑
仓颉庙碑
“永受嘉福”瓦当
嵩山少室石阙铭册
汉楼阁燕居及车骑画像拓片
汉华岳庙残碑阴
鲜于璜碑
0.1296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