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献花图菱花式盘,明永乐,高3.1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1.4厘米。清宫旧藏。             盘菱花式,随形圈足。盘心雕亭阁、古松、远山、流云,亭内一老翁端坐并向外观看,院中一童子手持花卉,足前地上左为花篮,右为酒瓶,身后二翁围观。画面所绘乃韩湘子在韩愈面前展示能顷刻开花的本事、以度脱韩愈成仙的典故。盘内外壁皆在黄漆素地上雕俯仰相间的花卉纹,有牡丹、栀子、茶花、菊花、石榴花等。外底髹赭色漆,左侧近足处针划“大明永乐年制”行书款。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韩愈(768—824年),字退之,鄧州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因其郡望为昌黎,世称韩昌黎。25岁登进士第。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又称韩文公。唐代中期的文学家,继承儒家道统思想,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后来的宋明理学有重要影响。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有《原道》、《师说》、《马说》、《送李愿归盘古序》、《进学解》等,均收入《昌黎先生集》。戏曲专业名词,即故事梗概或所表现的故事,亦称情节。

明早期果园厂漆器的一种雕饰做法,常见于花卉题材的作品中。即以黄漆为底色,不刻锦纹,素地上压朱漆花纹,与山水人物题材的雕漆作品刻锦纹地的做法完全不同。这种黄漆素地的效果极佳,一方面可以突出表面的花纹,另一方面可以使漆地平滑整齐。

文章标签: 花卉 花纹 红漆 题材 昌黎 韩愈

猜你喜欢

剔红茶花圆盘
剔彩龙舟图荷叶式盘
剔红云凤纹盏托
剔红五禽图菱花式盘
剔红龙凤纹圆盘
剔红养花图圆盒
剔红花卉纹圆盒
剔红松竹梅鹤纹圆盘
剔红茶花纹圆盒
剔红双龙牡丹纹圆盒
剔彩双龙戏珠纹圆盘
剔红紫萼花纹圆盒
剔红孔雀牡丹纹盘
剔红石榴花纹圆盘
剔红花卉纹盏托
彩漆戗金花卉纹圆盘
剔红抚琴图八方盒
剔红婴戏图长方盒
0.0774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