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观瀑图圆盒,明永乐,高7厘米,口径22.5厘米。清宫旧藏。盒蔗段式,子母口。盖面雕山水楼阁图,一长者坐于庭院中观赏山间飞瀑,为观瀑图意。盒壁环雕俯仰的花卉纹。外底髹赭色漆,边沿针划“大明永乐年制”行书款。明永乐朝雕漆器中山水人物题材多为观瀑、携琴访友、游春、宴饮图等内容,以表现文人的志趣和情怀,这大概与明初禁止官民在器用服饰上使用“古先帝王、后妃、圣贤人物故事”的禁令有关。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果园厂所制雕漆的典型器形之一。蔗段式盒主要特征为圆形、平顶、直壁、矮卧足或无足。器物口径大多在15-30cm,高在10cm以内,也有大于30cm以上者。清初高士奇在《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载:“明永乐年制漆器……剔红盒有蔗段、蒸饼、河西、三撞、两撞等式。”与现存永乐漆器正相印证。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其胎以木质居多,漆色有红、黄、绿、酱等。
文章标签: 永乐 漆器 红漆 花纹 人物 段式 口径 花卉 题材 时期

猜你喜欢

剔黑开光花鸟纹梅瓶
剔红五禽图菱花式盘
剔红梅花喜鹊图方盘
剔红双螭纹荷叶式盘
剔红双层牡丹纹圆盘
剔红曲水流觞图圆盘
剔红百花图长方盘
剔红五老图方盘
剔红夔纹荷叶形盘
红漆戗金八吉祥纹经文夹板
剔红五老祝寿图圆盒
剔红牡丹纹脚踏
剔红松竹梅鹤纹圆盘
红漆戗金双龙纹大明谱系长方匣
剔红梵文荷叶式盘
剔红九龙纹圆盒
剔红杜甫诗意图圆盒
剔红龙凤纹圆盘
0.1348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