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0550』簋,通高12.7厘米,口径12.8厘米,重1.78kg。簋侈口,鼓腹,圈足。通体以雷纹作地,口沿处饰蕉叶纹,颈部饰浮雕兽首及夔龙纹,腹、足部饰兽面纹。器内底有“癸『0550』”二字铭文。“『0550』”为族徽。铭文表明此器是为『0550』族名为“癸”的先辈做的祭器。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0025』”。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0025』。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由近似“丁”字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此种纹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战国时再度流行。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矛带有锋刃的两翼称“叶”。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夔,古代传说中一种奇异的动物,似龙,一足。《庄子·春秋》中记载:“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夔纹即这种独脚龙的侧面图案。玉器上的夔纹,最早见于商、西周时期,多见于彝器上。夔纹在玉器上出现的时间很长,自商、周至今,一直在玉雕工艺纹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战国和汉代尤为兴盛。玉器上的夔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柔和,阴刻线除单线外,也有双刻线。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文章标签: 纹饰 夔纹 玉器

猜你喜欢

龙纹扁足鼎
二里冈期铜觚
青铜十字纹斧
饕餮纹青铜角
商青铜盉
ㄐ毌父戊方卣
兽面纹鼎
作尊彝尊
黄觚
亚鸟宁盉
青铜盘
玉刃矛
蚕蝉纹青铜圆鼎
『0552』癸觚
兽面纹尊
烧杯_Beaker 55213
亚『0007』方尊
商青铜铙
0.1536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