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壶,通高34.6厘米,宽24.5厘米,重6.49kg。

壶扁圆体,侈口,束颈,双贯耳,鼓腹下垂,圈足。从口沿至足部共有6层纹饰,一、三、五层饰兽面纹,二、四、六层饰夔纹,双耳饰兽面纹。通体以雷纹作地纹,整体纹饰细密华丽。

壶内底铸铭文“矢”字,“矢”为做器者的族名。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大多为圆形。

亦为瓷器主要品种之一。瓷制壶自汉代开始流行,器型多样,用途有多种。常见的有西晋的扁壶,三国至隋的盘口壶、唾壶、鸡首壶,辽的鸡冠壶,元、明的多穆壶、僧帽壶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壶、水壶、茶壶、卤壶等。剑脊两旁称为“从”。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由近似“丁”字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此种纹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战国时再度流行。

主体纹饰周围的细小纹饰,视之如主体纹饰饰于其上。地纹通常有雷纹、回纹等。

文章标签: 纹饰

猜你喜欢

三脚架食品容器(李)_Tripod Food Container (Li) 120578
烧杯_Beaker 16393
商青铜铙
矩形大锅_Rectangular Cauldron 183894
兽面纹爵
『0547』豆
黄觚
三脚架大锅(Ran ding)_Tripod Cauldron oF Ran (Ran ding) 55906
青铜盘
食品船(李)
山妇觯
网纹斝
亚『0007』方罍
二祀『0013』其卣
亚『0007』方尊
烧杯_Beaker 105549
癸『0550』簋
弦纹盉
0.0769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