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桃树延年益寿盆景,清,造办处造,通高29厘米,盆高7.8厘米。银锤揲六方形盆,上广下敛,盆出沿,口沿上以鱼子纹为地,饰缠枝桃花及独窠莲花。盆外壁每面有勾云纹抹角开光,开光内鱼子地上捶揲出神话传说图案,皆与“延年益寿”之意相关,分别为“王母仙驾”、“老君炼丹”、“仙女采桃”、“老子乘牛”、“童子献寿”、“曼倩(东方朔)偷桃”。盆正中有一凸榫,螺口,与金树插接。金桃树主干以金皮捶揲成型,树上镶插、焊接三大主枝。叶片分组,以金丝缠结,套入枝干的适宜位置,每枚叶片还錾刻叶筋为饰。桃花均以金片为托,嵌红宝石为花瓣,珍珠为花蕊。桃实亦经焊接,表面錾刻鱼子纹及团寿纹。枝干近顶处又以金丝固定4只蝴蝶,蝴蝶以金片为翅,翅下又做出身体,以金丝弯成足、触须、口等部位,精巧生动,加之下缚具弹性的金丝,稍经移动,摇曳生姿,似翩然飞舞,匠心别具。此盆景金景银盆对比鲜明,桃树置景疏密有致。其工艺甚为考究,金树上若非缺少一枝则很难找到焊接的痕迹。银盆虽因时日长久而氧化发黑,但锤揲的纹样极为精致。此盆景祝寿之主题鲜明,金与银辉映出一派富贵的气氛。金属制作工艺的一种,亦用以制作金铜佛像。用铜板(金、银板)按佛像造型分成几部分锤打成形,然后焊接为一体,再经打磨、錾刻、鎏金等工序完成佛像的制作,以这种工艺制作的佛像一般比铸造像造价便宜。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金属工艺的加工方法之一。即在金属板的背面按设计要求打凿出阴线或局部凹陷的花纹,使其表面呈现出凸起的阳线花纹或局部隆起的图案效果。这种技法常被应用于掐丝珐琅的起线中,称为“捶揲起线”。即老聃(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战国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曾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道德经》。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史记》和《汉书》有传。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以善辞赋、巧词令、诙谐滑稽、语锋机智幽默而闻名,《汉书》称他为“滑稽之雄”。约东汉末年,民间奉其为仙。据《旧小说·甲集一·东方朔传》载,东方朔在世时曾对人说,天下知其底细者唯大王公一人。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召大王公询问,大王公说不知。帝问大王公有何擅长,答曰观星。帝又问诸星是否皆在,大王公回答说诸星俱在,唯独岁星失踪18年后复现。于是武帝长叹道,东方朔在帝身边18年,却不知其为岁星。方朔(生卒年不详),清代人,字小东,安徽怀宁人。官同知。长白花松岑、法可盦并重其才,延为上客。善骈文,工篆、隶书,学张迁碑及孔庙三碑。又能作细书,五寸之砚,一尺之笺,皆可缩写千余字汉碑一通。焊接是将破碎的青铜器残片或补配配片与主体组合在一起的基本方法,是青铜器修复的重要环节。修复青铜器传统焊接主要采用锡焊法。焊接时针对不同器物的破损状况采用不同的连接法,有点焊、跳焊、加筋焊、银锭扣焊等形式。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红、蓝宝石都是以色命名的刚玉类宝石,属三方晶系,单晶呈柱状、桶状或近似腰鼓状,化学成分为氧化铝,硬度为9,密度为3.95-4.40,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颜色以鸽子红、石榴红最为名贵。主要产自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地。古代,红宝石一直被用作护身符、辟邪符和装饰品。我国清代,红宝石还被用作亲王及一品官的顶戴标志。

文章标签: 东方朔 金丝 图案 工艺 红宝石 鱼子 传统 技法 盆景 佛像 花纹 装饰 桃花

猜你喜欢

栽绒洋花地毯
蒙古象棋
人参枇杷膏
小种花香茶
空竹
铜蒸溜器
紫檀柄青玉镂雕芦雁三镶如意
红雕漆“五蝠捧寿”鼻烟壶
西洋积木
成罐大凸花茶
童子抱鱼吊灯
铜镀金松棚果罩
铜镀金八仙寿星如意
纸制鲇鱼风筝
银彩漆仿圈
霸王鞭
人参茶膏
小电影机
0.1348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