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二则团龙暗花缎夹朝袍,清康熙,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14厘米,下摆133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石青色披领,披领后垂蓝绦带背云,上衣下裳相连。袍在蓝色缎地上通身织二则团龙勾莲纹,一个花纹单位横36厘米。衬里为白色勾莲纹暗花绫。披领及马蹄袖均为石青色二龙戏珠纹漳绒,在绒地上割绒显花,披领衬红色织金绸里,里用片金织杂宝、卍字纹,片金成色好,花纹亮丽。清初对皇帝袍服曾有明确规定,大典或祭庙所着礼服用黄色、秋香色、蓝色。此蓝色朝袍虽然没有绣纹,但织工讲究,质地细密光滑,团花纹紧密饱满,应是康熙皇帝祭祀时所穿。朝袍原有黄条,上书“圣祖”、“圣祖蓝二则缎素朝袍一件,二等饭块正珠背云二块,四等饭块正珠坠角四颗”。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唐宋之时,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卉图案,这一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莲花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卉纹饰之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卉旁往往带有细长的枝蔓,称之为勾莲纹。
一种起绒丝织物,因福建漳州是其著名的产地而得名。其织法是先用起绒杆将经线织成毛圈,然后在织物上绘花,再根据需要把图案处的绒圈割断,形成紧密簇立、色泽柔和的绒毛,利用绒圈与绒毛的不同纹理显现花纹,具有花、地光度反差较强的装饰效果。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古建筑彩画贴金工艺做法。片金即成片的金,纹饰的外轮廓线沥粉,整个纹饰画面贴金。中国传统纹饰之一。凡呈圆形的图案谓团花,常见的有团龙、团鹤、团螭、团花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