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兰亭图花筒,清,高15厘米,口径4.6厘米,底径4.8厘米。筒式,较细瘦,下镶木底。外壁满布纹饰,以镂雕为主,刻画山水林木间文人雅集。景物层次井然,人物分作三组,或缓步相携,或亭榭剧谈,或作曲水流觞之戏。后者是点题之笔,可知纹饰为演绎兰亭故事而来。此器应为香筒一类改制而成,雕刻繁且精,镂空处琢磨细腻光润,颇能显示局部景物的立体效果。而通过视角的变化使各场景间相互勾连,巧妙地将高低错落转化为进深感,是从传统构图方式中化出的手法,也代表了这一类器物纹饰设计的惯用方式。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指文人雅士吟诗作画、议论学问以及休闲娱乐的集会。旧时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我国多数地区,为夏历三月三日上巳节期间的一种游戏活动。觞,即酒杯,一般为木制,故可在水中飘浮。每年三月三上巳节,人们坐在环曲的水渠旁,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以此为乐,故称“曲水流觞”。此俗起源甚早,周代已有。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在会稽(今绍兴)兰亭修禊,他们吟诗、饮酒,遂作《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清代次俗限于宫廷举行。今北京潭柘寺、中南海均存“流杯亭”之建筑。

诸礼堂的《竹林脞语》中说明:“截竹为筒,圆径一寸或七八分,长七八寸者,用檀木作底簠,以铜作胆,刻山水人物,地镂空,置名香于内焚之,名曰香筒。”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指建筑物纵深各间的长度。即位于同一直线上相邻两柱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各间进深总和称通进深。

文章标签: 纹饰 瓷器 曲水 吟诗 局部 流觞 兰亭 技法 景物 人物 山水

猜你喜欢

棕竹七佛钵
金錾花如意
匏制狮子戏钱纹蝈蝈罐
青金石朝珠
竹刻刘海戏蟾
竹根雕采药老人
匏制三凤纹圆盒
摹刻华山庙碑端砚
竹刻和合二仙
匏制海棠式炉
梅峰道人邹玉善款星岩图竹刻臂搁
紫檀柄金瓦嵌宝石如意
青金石牧童骑牛
文竹嵌竹丝冠架
竹刻太狮少狮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
匏制勾莲纹带托高足碗
竹雕出戟尊
0.1277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