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汉造石双观音像,北齐太宁二年(562年)造,高45厘米,宽26厘米。两观音跣足立于圆形莲花座上,左面观音右手举至肩部,左手垂于腰际。右面观音动作正好相反。观音像身态自然,神情安宁。背面为舟型背光,背光上方有两飞天,手托方形宝塔,挺健飘逸,迎风飞舞。双观音像下为一长方形基座,高9厘米、宽13厘米、长26厘米。其正面雕一博山炉,炉两边各有一狮、一弟子。基座两侧及背面阴刻铭文“太宁二年五月十五日,佛弟子吴子汉,为亡父造白玉像一躯,愿赐考与佛同会”。1954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观世音的略称。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为“西方三圣”。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跣,音险。跣足,意为光着脚,赤足。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也称之为台座、台子、座基、底座,通常是指垫衬在佛座下面的方(长)形石台。即是香炉之一种,其水盘中央有一山形之盖,当中有一细柱顶立,系汉代之大铜器,后世则用作佛具,在六朝、唐代曾盛行一时。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县名。在河北省的西部、太行山东麓,因在太行山曲之南而得名。秦置曲阳县,汉为上曲阳县,北齐复改曲阳县,隋唐时期屡有更替。境内有北岳庙,汉白玉雕刻从北魏一直沿袭至今,闻名全国。位于河北曲阳县南关,毗邻北岳庙,为北宋时期曲阳著名寺院之一,是在隋朝恒岳寺旧址上建造的,现只存修德寺塔。

文章标签: 菩萨 观音 曲阳 河北

猜你喜欢

北齐南响堂山石窟彩绘石雕菩萨头像(石灰岩)
僧理造石思惟像
石雕造像方塔
台座
释慧影造释迦牟尼佛漆金石像
奉献平板电脑
陈思业等造石释迦多宝像
张双卧造石弥勒菩萨像
加彩駱駝
陶彩绘武士俑6
守护狮子
佛教人物
霍黑造石双佛像
陶彩绘武士俑
北齐彩绘石雕四佛塔(石灰岩)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刘氏造石思惟像
Funerary Couch(四面之一)Funerary Couch (one of four sides)
0.1043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