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兔,唐,通高1.8厘米,身长2.6厘米。瓷兔小巧玲珑,活灵活现,是一件孩子们的玩具。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家中长辈在乞巧、春节等节日里为孩子们购买各种动物玩具已渐成风俗。为适应这种需求,工匠们也捏塑出造型各异的动物售卖,为儿童们所喜爱。此件瓷兔应是当时出售的儿童玩具。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明刘侗、于弈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云:“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之乞得巧。”
文章标签: 乞巧 妇女 孩子 玩具 动物 影者 鸟兽 花头 云物 针影 绣针 水膜生面 唐宋 时期 顷之 日中 经济 发展

猜你喜欢

陶卧羊
陶昆仑奴俑
三彩骆驼
三彩文吏俑
黄釉画彩弹竖箜篌伎乐女陶俑
三彩胡人骑驼俑
陶骆驼2
陶胎黄釉卧豕
陶彩绘持钹女俑1
弥勒倚坐善业泥
红陶十二生肖——兔
陶彩绘天王俑3
陶彩绘天王俑
陶彩绘胡人俑3
青石十二生肖——兔
陶彩绘持笙女俑2
弥姐训造观音像
陶彩绘女俑2
0.0796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