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靴。双手相交于胸前,作表演状。从形象上分析,应是参军戏俑。
“戏弄”是唐代对戏剧的一种称呼。它是通过音乐、舞蹈、演唱、对白等手段表达人物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唐戏弄源自汉、魏以降的歌舞百戏与说唱,主要包括参军戏、踏摇娘、兰陵王、钵头等数种。唐戏弄是唐朝文化娱乐生活的组成部分,尤值一提的是,它为两宋戏剧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至唐末僖宗(公元九世纪)时,又出现了硬胎的帽围,即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以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须对镜系裹,称为“军容头”。以后二脚的形状变化更多,五代多二脚上翘,称“朝天幞头”,宋代以后又出现弓脚幞头、卷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等形式。历代幞头的演变形状也成为鉴定绘画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唐、宋时期戏曲种类之一,由十六国时期石勒使俳优扮演讽刺贪官周延之戏而得名,因周延是“参军”,后代就将此类戏剧名之“参军戏”。它由参军与苍鹘两个角色组成。表演者表情丰富,动作滑稽,富有艺术感染力。宋、金时期的“净副”戏即由参军戏演化而来。北齐至唐朝乐舞节目。剧情为北齐时有一位姓苏的人,没有当官,却自号郎中,嗜酒,醉后常常殴打其妻。其妻悲哀,一踏一摇,哭诉于邻里,“踏摇娘”由此得名。唐代教坊曲名,也称“大面”、“代面”。据《碧鸡漫志》引《北齐书》及《隋唐嘉话》,齐文襄帝长子恭封兰陵王,与周作战,因貌美,遂戴假面对敌,获胜,勇冠三军,“武士共歌谣之曰《兰陵王入阵曲》”。宋人据旧曲另制新声,始见秦观词。《词谱》以秦词为定格,3迭,24拍,131字。此调声情雄浑,气势不凡,宜状写壮烈场面或激越的情怀。唐朝乐舞节目,传自西域。剧情为某人上山寻找父亲的尸体,山有八折,故曲有八迭。戏者披发,素衣,作啼哭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