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帖》页,明,杜琼书,纸本,行楷书,纵24.2厘米,横48.6厘米。

释文:

吴下辱知杜琼奉书原博状元修譔阁下:自阁下荣登二元,名闻天下,诚不负所学如此。捷音远来,老朽辈知之岂胜欣跃。即欲为诗相贺,奈缘衰病鲜悰,不能成句。欲写书札,升天之难。所以一向负谴,惟心谅之。此门又不得频诣府为庆,惟荷令尊老大夫常常招请以陪上宾,此情此意,何可当哉。然益区区媿感也。少白小园延绿之亭,近为大风雨所摧。儿辈乃重建之,使不绝款宾逸老之所在。是亭也,前有陈永之之记,吴中缙绅继作长篇短章已盈卷矣。今欲拜求阁下作重建延绿亭记一首,倘不鄙而赐允,必有勉厉吾儿曹及有激予衰懦者。惟阁下矜之。仆犬马之齿,将及八旬,诚气息厌厌之日,百事皆嫰之时,独于好贤好文之心,则念念不忘焉。惟阁下矜之。不宣。

壬辰中秋辱知杜琼奉书。小画一纸乃旧日所写。图书一事。侑缄。

钤“年将八十之人”、“杜用嘉印”、“敕称美人”印。鉴藏印钤“枝安室图书印”、“维岳”等印。

此帖是杜琼写给吴宽的书信。吴宽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参加会试、廷试,皆第一,即杜琼所谓“荣登二元”——会元、状元,随后授翰林院修撰。杜琼信中请吴宽为杜家私园延绿亭“作重建延绿亭记”。信写于壬辰(成化八年,1472年)中秋时,这一年杜琼已77岁,且多病,两年后便去世了。此帖结字瘦长,点划细润工丽,精劲俊峭,具有文人气质。杜琼(1396—1474年),字用嘉,号鹿冠老人,世称东原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出身明贤之家,少从五经博陈继学经,后陈继被荐召,他奉师命开门授徒,赵同鲁、沈贞吉、沈周都是他的门生。曾先后受荐参修《成祖实录》和《宣宗实录》,并与乡绅同撰地方志。其为人清高,终身不仕,广交名儒文士,吟诗作画,悠然自适。善画山水,远师董巨,近习元四家,笔墨蕴藉含蓄,早年风格细润秀逸,晚年苍茫荒率,得吴镇笔意。其画风和绘画理论对吴门画派具有深远的影响。有《东原集》、《耕余杂录》传世。
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会试、廷试均得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八年(1495年)擢吏部右侍郎。后任吏部左侍郎,改掌詹事府,入内阁,专任典诰。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礼部尚书,十七年七月卒于官,谥文定,赠太子太保。行履高洁而自守以正。工诗文,有《匏庵家藏集》。善书法,规模苏轼,自成一格,为明代著名书法家。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因士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又因在春季由礼部主持,亦称“春闱”、“礼闱”。相当于唐、宋时期的省试。会试之称始于金。明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定于辰、戌、丑、未年的二月分三场进行。清初沿明制。乾隆十年(1745年)改考期为三月。主考官称总裁,同考官18人。录取人数不定,钦定录取名额。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随后参加殿试。

文章标签: 杜琼 阁下 时期 礼部 匏庵 江苏 状元 吴宽 翰林院 苏州 壬辰 延绿亭 重建 图书

猜你喜欢

杜琼山水图轴
杜琼为吴宽作山水图轴
杜琼友松图卷
明 杜琼 沈周 刘珏山水合卷
杜琼梦萱堂图卷
明杜琼南湖草堂图 轴
明杜琼师林图 轴
明杜琼听泉图 轴
杜琼友松图卷
行书自作卷
行草墨稿
草书 郭璞游仙诗 纸本
行楷洛神赋卷 绢本
嵇康酒会诗卷草书
草书轴
书扇页纸本
手卷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
0.0849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