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七言》联,清,何绍基书,纸本,隶书,纵128厘米,横31.8厘米。

释文:

赏留琼岛看华宴,道左青箱授研铭。凤池学兄属。何绍基。

钤“何绍基印”朱文印、“子贞”白文印。鉴藏印钤“药农平生真赏”朱文印。

何绍基书法初学北魏张玄墓志,后师颜真卿,又上溯周秦古篆籀、两汉及南北朝碑版,晚年喜摹写唐代欧阳询。其真、行书面目独特,篆、隶二体浑厚古拙,意趣高古。此隶书联吸收了篆书用笔,体势沉着而飘逸,表现出何氏书法特有的笔墨趣味。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承家学,少有名。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授编修,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总纂。先后任福建、贵州、广东乡试考官,四川学政。后执教于山东泺源、湖南长沙等地书院。博学多才。书法师颜真卿,上溯周、秦、汉古篆籀及南北朝碑版,真、行书面目独特,意趣高古;篆、隶二体浑厚古拙,自成体势。著有《惜道味斋经说》、《说文段注矫正》、《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诗文集》等。《清史稿》有传。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书法家。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书法初学褚遂良,后请教张旭,深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真书笔力弥满,端庄雄伟,气势森严,行书遒劲郁勃,阔达自在,书风明显区别于二王(羲之,献之)和唐初诸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称“颜体”。与当时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书评》论其书:“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传世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碑刻有《争坐位帖》、《多宝塔碑》、《东方画赞》、《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经历陈、隋、唐三朝,贞观间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欧阳询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二体,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笔力险劲刻厉,意态精密俊逸,法度森严,世称“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唐人张怀瓘评之曰:“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书断》)有《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诸名碑传世。

文章标签: 行书 欧阳询 颜真卿 书法 何绍基 东洲

猜你喜欢

何绍基-书法对联
咏落花七律十五章
书法对联
何绍基楷书八言联
何绍基行书七言联
何绍基行书题画梅轴
何绍基行书自书诗扇页
行书四屏
何绍基云泉山馆记行书四屏
查升行书临米帖轴
漆书文辞 立轴 绢本
郑燮行书诗轴3
扇面
吴大澂篆书五律诗轴
邓石如楷书诗轴
郑簠隶书七绝诗轴
郑燮行书诗轴2
包世臣草书节临书谱扇页
0.1749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