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临曹全碑》卷,清,朱彝尊书,纸本,纵13.6厘米,横400.5厘米。

此卷临汉《曹全碑》,系朱彝尊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应收藏家宋荦之请而书,末识:“小长芦金风亭长朱彝尊识,时年七十有四。”左钤“朱十”、“彝”、“尊”印三方。引首莫友芝篆书“朱竹垞先生临曹景完碑”,书于同治元年,并本幅中钤“莫友芝印”、“莫绳孙字仲武”等印多方。本幅及引首还钤有宋荦、徐经、刘之泗等藏印多方。后纸刘之泗题并张厚谷观款各一段。

此卷为朱彝尊晚年所书,结字用笔均得力于《曹全碑》,笔划瘦劲挺俏,与原碑比较略显纤弱而乏纵逸之气,但其风骨实源于此碑。

释文: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剪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胊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麋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龀好学,甄极毖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于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洲。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兖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遗,且二百万,悉以薄官。迁右扶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心怀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咨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郃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迸,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暲,俊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米粟,赐胮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史王皋、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于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戢治墙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害,退于戌亥之间。兴造城郭。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廊阁,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歂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庭。征鬼方。威布列。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圮。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余九龄学八分书,先舍人授以石台孝经,几案墙壁涂写殆尽。及壮,覩汉隶,始大悔之,然不能变而古矣。康熙壬午,西陂先生出佳纸索临曹全碑,老眼生花,旬日乃就,此犹桓宣武拟刘太尉,似处皆恨,矧并其形失之乎。先生慎毋示客,知能护故人之短也。三月既望小长芦金风亭长朱彝尊识。时年七十有四。全称《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碑刻,碑文隶书体。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县旧莘里村出土。碑文记载了曹全参与镇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事件及郃阳县郭家起义等情况。书法秀丽骨劲,为汉隶名碑。曹全(生卒年不详),字景完,敦煌效榖人。东汉光和六年(183年)举孝廉,除郎中,转任郃阳令。曾随军征疏勤,有战功,为官期间有政绩。属吏王敞等曾为其勒石纪功。朱彝尊(1629—1709年),字锡鬯,号竹垞,别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鸿博官检讨,后入直内廷。工诗,与王士祯齐名。精于金石考据之学。书工古隶,笔意秀劲,韵致超逸。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将他的隶书定为逸品下。亦工画。因学识渊博,深得康熙皇帝赏识,曾参与编纂《明史》。为完成《日下旧闻》一书,他不仅摘录古书,且逐一实地考察对照:“雄关绝障,策屐登临;名刹高台,按图指索。认籀文于甫草,最详同马攻车;剔碑版于荒苔,尽访吉金贞石。”历尽辛苦,终成此书。著有《曝书亭集》等书行世。

宋荦(1634—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晚号西陂老人,一作西陂放鸭翁,河南商丘人。宋权之子。康熙年间以父荫入仕,官江苏巡抚,后累升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为官以清节著名于时。博学多识,精鉴藏,工诗词古文,与王士祯齐名。所藏皆古人名迹及一时名家名作,朝夕研习,耳濡目染,遂悟画法,所作兰竹亦极超妙。著有《西陂类稿》、《枫香词》、《漫堂墨品》、《沧浪小识》等书行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史记·秦本纪》记秦王政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后,初并为三十六郡。《汉书地理志》载,巴郡,秦置,属益州。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三,口七十万八千一百四十八。县十一。《晋书》载,巴郡,秦置。统县四,户三千三百。金城(1877—1926年),又名绍城,字拱北、巩伯,号北楼、藕湖,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画家,擅山水、花鸟、人物。家学渊源,文物收藏丰富。曾留学英国。1918年与陈师曾等筹建中国画学研究会并主持日常事务。著《藕庐诗草》、《北楼论画》、《画学讲义》。今四川成都一带,指该器的制作地。

郡都尉之佐官。《汉书·百官公卿表》:“郡尉,秦置,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元百石。”侯国名。《续汉书·郡国志》右扶风下:“隃麋,侯国。”《集解》:“先谦曰,前汉县作隃麋。”《后汉书·耿弇传》:建武四年“进封(耿)況为隃麋侯”,传至六世,建安时国除。侯国之相。将军属官,《续汉书·百官志》叙:其秩千石。战国及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圆柱体,素面,一足,有深绿色地子和少许浮土锈。古代的干支记日法,以十个天干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配十二个地支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成六十个词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用以记日。

职官名。最早见于秦,秦统一后置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此后历朝历代或置或否,并且必须兼有它职时才有实权,如无兼职则多为加官或赠官。元朝枢密院是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总掌天下军甲兵机,太尉一职与宋、辽、金时相同,名义上参议国事,实为加官或赠官,掌权者另有它职。

文章标签: 曹全碑 汉书 都尉 郃阳 郎中 太尉 扶风 敦煌 西陂 先生

猜你喜欢

隶书诗轴
信件
名人书扇(子) 册 清朱彝尊书扇
朱彝尊毛奇龄像轴
清朱彝尊行书扇面
篆书 心经纸本
书法对联
郑板桥五言诗
玄烨行书除夕书怀轴
金农行书游禅智寺诗轴
刘墉行书论书轴
王文治行书诗轴
王芑孙行书诗轴
郑板桥 行书 纸本
弘历行书戒得堂诗轴
王文治行书题画诗轴
邓石如楷书诗轴
梁同书行书七律诗轴
0.1421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