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1296-1364),字子华,号遁斋,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吴兴做官,迁徙归安(今浙江湖州)

松阴聚饮图

绢本设色纵14.4厘米横97.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元——唐棣《松阴聚饮图》

元——唐棣《松阴聚饮图》

图绘数人在树下聚饮的情景。河畔长松高耸,树后露出茅屋数间。松荫下四位长者席地而坐,面对酒缸正在举杯畅饮。旁有两人手捧壶盘侍候,一人抱矮案前来。河中露出坡陀松林茅舍。隔河岗阜起伏,还山隐约。图中描画对饮者解衣,不矜礼仪,生动地表现出树民野老酒酣与豪的生活乐趣。唐棣曾投赵孟孚门下,学者诗文绘画。此图岗峦坡石笔墨圆润婉和,颇有赵氏遗法。长松的勾皴苍劲精巧,细枝形似蟹爪,则脱于郭熙。

画幅中自题“元统甲戌冬十一月吴兴唐棣子华制”。下钤“唐氏子华”朱文方印。甲戌为元统二年,即公元1334年,时作者年三十九岁。此图属早年之笔,故较多保留着师承前人技法的痕迹。

雪港捕渔图

《霜浦归渔图》绢本,水墨,纵134厘米,横86.2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

元——唐棣《雪港捕渔图》

元——唐棣《雪港捕渔图》

在多数唐棣的山水画里,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宏观的、旷远的全景式构图,人物在以景为主体的画面里似乎只起点缀的作用。常见背景渐渐推远,水墨层层渲染,简淡的用笔铺陈出一派清幽古雅的气息。

而在《霜浦归渔图》这幅画里,作者有意把镜头拉近,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晚归的渔人走在回家之路的情景。那顶天立地的古松,粗壮而枝茂,几乎占去画面一半的位置,凸显着极强的视觉张力。简练的笔法,勾画出变换多端的杂树,以及高低错落的坡岸、迎让有序的山石和蜿蜒而下的山泉,使观者在感受画面丰富、饱满的同时还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

摩诘诗意图轴

摩诘诗意图轴

画的左侧小桥边,有三个赶路的渔夫,应当是此画的画眼。他们肩扛渔具,一边走着,一边又彼此顾盼,仿佛在聊着什么……三人从右向左前行所构成的横的动势线,与高大占松的竖势相互平抑,使画面稳定和谐。

纵观全画,人物造型之简括,传神之生动,布势之精巧;还有山石凹凸、树枝虬曲、溪流湍下的丰富用笔,以及严谨的墨色晕染,均见作者写实功底和传神写意之能事。从此画营造的自然安闲的意境上我们更能感受到,与其说是画家在写景写入,不如说是通过对自然和渔人的描写,表达了画家对“天人合一”精神的感悟。

摩诘诗意图轴

《摩诘诗意图轴》绢本,设色。纵长128.9cm,横69.2cm

1323年,现藏大都会博物馆 [1] 


文章标签: 画面 作者 设色 吴兴 大都会 情景

猜你喜欢

元 唐棣 松荫聚饮图轴
元唐棣摩诘诗意图轴
元唐棣滕王阁图卷
元唐棣松溪归渔图轴
以文书形式摘录于殷周碑
诗,在运行脚本
元 唐棣 摩诘诗意图轴
元人翰墨 册 元唐棣书五言律诗
元唐棣倣郭熙秋山行旅 轴
春云晓霭图
竹石圖
牡丹蝴蝶图
夏山過雨圖
老人星赋
罗浮山樵图
人马图
高高亭图
雪山图
0.0781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