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世宗: 公元1723-1735年 说明:侈口窄唇,深直壁,矮圈足。内施白釉,器表施铜红釉,外底心青花书「雍正年制」四字篆款。雍正四年《内务府.活计文件》记载:「传办年希烧造几件霁红釉盆奁」,或即是类似作品。根据盆与托的编号是「为」,乃紫禁城景福宫内所使用的一套植花器皿。 盆与托配套使用的风气,宋代已兴盛,明代早期以河南禹州烧制的钧窑花器为人熟知。就观察,花盆与托一起使用,多种植性喜湿润的植物,如水仙、石菖蒲、兰花、吉祥草(小叶万年青)等。明晚期王鉴(画于1634)作〈花石盆兰〉(故画02231)及清蒋檙(活动于乾隆年间)的〈盆兰〉(中画00176),即是用盆、托配套的花器。虽然栽种兰蕙,但在花盆的选择上似乎没有一定规则,例如清乾隆六年(1741)丁观鹏等人作〈十八学士图〉(故画01555),画中即以黄地青花龙纹大盆直接放在木制的盆架上种植丛兰。盆托可储水,但也具有保护植物根部的功能。如明代花艺家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下卷说种兰的奥秘:「盆下有窍,不可着泥安顿,恐蚯蚓从孔中潜入,损侵花根」。为杜绝后患,盆与托配套使用,应为爱花者之思量。 侈口窄唇,深直壁,矮圈足。内施白釉,器表施铜红釉,外底心青花书「雍正年制」四字篆款。雍正四年《内务府.活计文件》记载:「传办年希烧造几件霁红釉盆奁」,或即是类似作品。根据盆与托的编号是「为」,乃紫禁城景福宫内所使用的一套植花器皿。 盆与托配套使用的风气,宋代已兴盛,明代早期以河南禹州烧制的钧窑花器为人熟知。就观察,花盆与托一起使用,多种植性喜湿润的植物,如水仙、石菖蒲、兰花、吉祥草(小叶万年青)等。明晚期王鉴(画于1634)作〈花石盆兰〉(故画02231)及清蒋檙(活动于乾隆年间)的〈盆兰〉(中画00176),即是用盆、托配套的花器。虽然栽种兰蕙,但在花盆的选择上似乎没有一定规则,例如清乾隆六年(1741)丁观鹏等人作〈十八学士图〉(故画01555),画中即以黄地青花龙纹大盆直接放在木制的盆架上种植丛兰。盆托可储水,但也具有保护植物根部的功能。如明代花艺家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下卷说种兰的奥秘:「盆下有窍,不可着泥安顿,恐蚯蚓从孔中潜入,损侵花根」。为杜绝后患,盆与托配套使用,应为爱花者之思量。 侈口窄唇,深直壁,矮圈足。内施白釉,器表施铜红釉,外底心青花书「雍正年制」四字篆款。雍正四年《内务府.活计文件》记载:「传办年希烧造几件霁红釉盆奁」,或即是类似作品。根据盆与托的编号是「为」,乃紫禁城景福宫内所使用的一套植花器皿。 盆与托配套使用的风气,宋代已兴盛,明代早期以河南禹州烧制的钧窑花器为人熟知。就观察,花盆与托一起使用,多种植性喜湿润的植物,如水仙、石菖蒲、兰花、吉祥草(小叶万年青)等。明晚期王鉴(画于1634)作〈花石盆兰〉(故画02231)及清蒋檙(活动于乾隆年间)的〈盆兰〉(中画00176),即是用盆、托配套的花器。虽然栽种兰蕙,但在花盆的选择上似乎没有一定规则,例如清乾隆六年(1741)丁观鹏等人作〈十八学士图〉(故画01555),画中即以黄地青花龙纹大盆直接放在木制的盆架上种植丛兰。盆托可储水,但也具有保护植物根部的功能。如明代花艺家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下卷说种兰的奥秘:「盆下有窍,不可着泥安顿,恐蚯蚓从孔中潜入,损侵花根」。为杜绝后患,盆与托配套使用,应为爱花者之思量。 款识: 参考: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The Enchanting Splendor of Vases and Planters: A Special Exhibition of Flower Vessels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陈玉秀国立故宫博物院2014/11
文章标签: 花器 使用 植物 青花 故画 花盆

猜你喜欢

蓝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兽耳瓶
粉彩壁瓶
绿地红彩云龙纹盘
青花转心瓶
宜兴窑惠梦臣款紫砂菊瓣壶
仿定窑白釉划花海水双鱼纹折沿洗
藕荷地粉彩花卉纹捧盒
紫砂方斗式壶
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粉彩婴龙灯图瓶
五彩花蝶长方瓷板
青花兔纹浅碗
五彩缠枝牡丹纹尊
仿定窑白釉三牺尊
五彩仕女圆瓷板
五彩人物挂屏
宜兴窑紫砂金漆云蝠砚
0.2379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