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 乾隆: 公元1736-1795年 说明:仿仲尼琴式,胎质稍薄,通体施鳝鱼黄釉,釉色不匀,多处露出深色胎色。岳山及腹下有窑变蓝、紫和月白等各色大小斑点。琴徽填以白釉,雁足与轸均皆为白玉。龙唇、岳山、轸槽、雁足孔等未施釉,露灰黑色胎。龙池内以篆书刻「维沙陶瓦,制从鸿蒙。鸢飞鱼跃,为歌南风」四句诗。琴首系丝线穗七根,每一丝穗各系一玉珠,凤沼内同样以篆书刻出「修身理性」四字琴名。 琴首镌刻乾隆皇帝咏〈宋瓷琴〉:「龈额恢恢太古器,形模不假雷霄制,易漆以陶岂无为,我于重华窥其义,谏者十人争小事,不如渭汭初所试,焦尾断纹浑可弃,五弦七弦惟汝置,元音澹泊从兹嗣,譬如佺羡面之粹,冲以内养无火气」御制诗。诗末署「乾隆丙寅秋八月御赏幷题句」纪年铭(乾隆十一年:1746),并落「乾隆宸翰」、「几暇临池」两枚钤印。传世随附有锦袱一块,黑漆匣一个,匣面不仅镌刻与器物相同的御制诗,同时也刻出梁诗正等词臣共同唱和之作。 对照乾隆十一年(1746)《活计档》记事,该年度八月初九日,乾隆皇帝降旨指定朱彩将御题刻在琴上,并为之配制「锦囊漆匣」,这项工作虽一直进行至乾隆十二年(1747)十月十五日方告完成,但从其最后交付弘德殿,以及传世此琴犹带锦囊、漆匣,且追溯原来典藏处所亦为弘德殿看来,档案所记应正指此件作品。 款识:器身御制诗文:龈额恢恢太古器,形模不假雷霄制。易漆以陶岂无为,我于重华窥其义。谏者十人争小事,不如渭汭初所试。焦尾断纹浑可弃,五弦七弦惟汝置。元音澹泊从兹嗣,譬如佺羡面之粹,冲以内养无火气。乾隆丙寅御题。」 参考:《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余佩瑾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01;《国立故宫博物院-文房聚英》蔡玫芬、国立故宫博物院日本京都巿:同朋舍出版1992/11;《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选目》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72/04;《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上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1/04
文章标签: 乾隆 乾隆皇帝 故宫博物院 篆书 太古器

猜你喜欢

紫砂茶壶
紫砂绶馥款龙首三足壶
青花人物图长方瓷板
青花团花纹摇铃尊
茄皮紫釉暗花云龙纹盘
五彩加官晋爵图长方瓷板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
黄地粉彩丛竹纹盅
青花花卉纹花盆、奁
五彩朵兰怪石纹筒式瓶
斗彩缠枝莲兽耳壁瓶
广窑狮耳炉
唐英仿官水丞
五彩花蝶长方瓷板
仿定窑白釉划花龙凤纹胆式瓶
绿地粉彩花叶式笔掭
青花花鸟纹盖罐
五彩祝寿图插屏
0.3601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