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南宋-元: 公元13-14世纪 说明:四方形炉,斜直深壁,上丰下敛,平底,外底凸出一周窄边,四角接四个外展的云头形足。胎体较厚,采支、垫结合装烧法烧制。内外施青釉,烧后呈灰绿色,局部泛黄。口下周缘微现粉色,釉面有浅灰及透明两种纹片。器内底心有四枚支钉,周壁上缘每面各有一枚。足底无釉,涂深赭色汁,局部露出灰黑色胎。底面镌刻乾隆皇帝〈咏官窑方炉〉御制诗,内容为:「陶器如立身,圆易方难为。张禹圆融流,朱云方正持。以此品其第,高下原堪知。磁垆实官窑,成于修内司。尔时蔡与王,较张禹犹差。论器寓论世,用人可弗思。圆缾已屡见,方者惟见斯。久置檀架间,未咏诚孤其。炷檀烟直上,气求念在兹」。诗末署「乾隆乙巳新正御题」(乾隆五十年:1785)纪年款识,并钤「古稀天子」和「犹日孜孜」两印。 乾隆皇帝上手鉴赏,特别注意到这件作品的方正造形。因此以「陶器如立身,圆易方难为」,说明他赞同明人王世懋《窥天外乘》中方形器不易成形,而圆形器容易制作的观点。进而透过「论器寓论世,用人可弗思」,表达他对圆融和方正两种处世态度的观感。对他而言,张禹堪称是历史上圆融性格的代表,反之朱云则是方正的典范。透过两人和汉成帝(25~20 B.C.E)之间纠结而出的折槛故事,反躬自省身为一国之君务必谨慎用人。 另外,诗中表述而出目睹方炉,油然而生一种「久置檀架间,未咏诚孤其。炷檀烟直上,气求念在兹」的感叹,呈现出乾隆皇帝以为他理应对古物了如指掌,不该出现陌生未见过的作品,而得以呼应近代学者研究,反映出退朝观看文物俨然已是他日常作息的一部份。 款识:底(外)御制诗文:陶器如立身,圆易方难为,张禹圆融流,朱云方正持,以此品其第,高下原堪知,磁垆实官窑,成于修内司,尔时蔡与王,较张禹犹差,论器寓论世,用人可弗思,圆缾已屡见。方者惟见斯,久置檀架间,未咏诚孤其,炷檀烟直上,气求念在兹。乾隆乙巳新正御题(乾隆五十年,1785)。钤印二,「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参考:《贵似晨星:清宫传世12至14世纪青瓷特展》余佩瑾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5;《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余佩瑾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01;《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选目》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巿:国立故宫博物院1972/04;《故宫瓷器录 第一辑 宋元》(上编)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国立故宫 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1961/04
文章标签: 方正 乾隆皇帝 故宫博物院 檀架 陶器 易方 作品 局部 朱云 张禹 乾隆

猜你喜欢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定窑白釉单柄杯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1
定窑划花缠枝莲纹葵瓣口碗
定窑酱釉花口盘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官窑青釉盏托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
龙泉窑五孔盖瓶
龙泉窑三足炉
龙泉窑青釉盘口瓶
定窑白釉剔花莲花纹腰圆枕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
0.1740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