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楷书

色彩:

设色

装裱形式:

册(经折装)

创作时间: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老君告天师曰。此经乃九天八会之真文。三洞三清之上道。元始天尊。昔经历于七亿万劫。天地始终。人伦生转。五运迁变。万汇兴衰。而天尊于今。犹宴居景云之上上清之境。修鍊至真。敷扬妙道。愍念群生。大慈不舍。吾昔得传付是经。今当授之于汝。汝宜选奉道之士。谨修行之人。天阳地阴。一合而生成两曜。两曜行度五纬周天。是谓七政。则七星九元北斗也。每以杓随月建。分指节气。二十四气二十八舍。应下土七十二候三十六禽舍。中有斗宿六星。是则号南斗六司。与北斗七政分职。共理三才六合八卦九宫。总辖中外百辟。官品乃紫微大微两极都曹也。上系十二分次天真灵神。下统十二分野地祇主。者四渎五岳九州八纮。名山大川城隍社庙。中及人民羣类万物。无不计系。其簿籍掌握世人善恶矣。北斗位处坎宫。名同月曜。降神于人。名之为魄也。主司阴府。宰御水源。将济生聚。功莫大焉。南斗位处离宫。名同日曜。降神于人。名之为魂也。主司阳官。宰御火帝。将济动用。德莫大焉。洎有天地迄至于今。二司两极。同共陶铸万品。生成万物。注拟天人之爵秩。增减士庶之禄俸。延促年龄去留灾福。莫不由其与夺也。所以然者。乃知阳日阴月。南北二司。魁斗魒罡。受性水火。禀质阴阳。助天地而育物。体道德而垂光。物得而丰也。非此而孰能乎。人得而生也。非此而孰为乎。是故。天尊殷勤嗟悯。观尔含灵一如赤子。阐教救护。令保生性。其救护法。使一切善男善女。不以高卑。皆应志心。常当恭敬。若或时覩。日曜月曜。南斗北斗。则郑重叩头。请乞祐护。愿赐恩福。上言呼称。至圣至尊。真宰真君。矜哀凡冗。宥赦过咎。即再拜。不得怀于轻慢。反招殃累。老君曰。尔等男女。能依吾所授。奉教而行者。若有所告请。欲消灾度厄。曾福延年。保家属之团圆。祝封疆之宁谧。或欲免息冢讼。削死注生。皆当上章投词。设醮求请。无不如意也。尔时。老君为天师重宣言曰。南斗火官除毒害。北斗水神灭凶灾。一切所求皆称遂。万般滞闷悉通开。能依经法冥心醮。必当随愿契灵台。凡在有情常顶礼。祸厄无因辄敢来。老君曰。神真之妙。凡世难言。凡夫愚昧。贵远贱近。近者身也。目见日月星斗。耳闻风雷韶雅。鼻嗅兰麝腥臊。舌了甘辛酸苦。口宣言语音响。至于手执足行。自生及老。皆不可离水火。今凡夫见之若不见。闻其言如甚愦。殊不知成立生性。皆是天地日月星斗与之。假如四大正兹一气。生生之生全系水火。水火比于道之真体。故不可暂离。可离而获存者。非物非人。吾今叮咛与在世男女。说此要道。普令发心。求请醮献。知有神真。信吾教示。更能于四时月旦。八节十二气。三元三会。五腊本命。是诸良时吉日。皆可上章拜表。投词献款。请乞恩福。忏罪消灾。然灯献果。供养礼拜。其福无量也。南斗第一天府司命上相镇国真君。南斗第二天相司录上相镇岳真君。南斗第三天梁延寿保命真君。南斗第四天同益筭保生真君。南斗第五天枢度厄文昌鍊魂真君。南斗第六天机上生监簿大理真君。如是六星真君。六星童子。火铃将军。凡人转诵此经。切须至诚虔心祷祝。无不应验。唯在精勤拜表上章。真圣自降。必获延年长生道性。老君曰。此六司真君。神性急速。能倾心求请。无愿不从。神真感人心。随事皆谐偶也。夫万行之本一身之根。在乎道气保固形命。形命保固在乎教法。教法存乎科仪之细密。声发响应形动。影随形从心移。发足动步神灵微妙也。南斗北斗陶魂铸魄。魂既受錬。乃迁转生人。能依吾教法。谢已往之非。补将来之短。洗涤众灾。拜迎百福。唯在严洁崇敬。罄志投诚。必获度世之仙道。共日月之同年。若有深信之士。能修设两极二斗。同醮一坛。各像斗星立坛。炷列香灯。铺排净茶。供献果食。果食可糖饼油饼。荷蒸乳蒸。煎枣汤细茶。不须酒脯。此最为要道。以斯迎请神真。真圣欢喜降临。速得赐其福佑。老君演此真妙经竟。正一天师与弟子王。长座前再拜礼谢。谨奉。道旨。广为传行。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

印记资料:

题跋资料:

题跋类别:作者款识;作者:王道化 养心殿监造主事臣王道化薰沐敬书。 康熙五十二年(西元一七一三年)岁次癸巳三月十八日恭祝圣寿无疆。养心殿监造主事臣王道化薰沐敬书。题籤 封面 ;书体:楷书;全文: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

主题:

主要主题:人物帝王 ;次要主题:人物官员(臣) ;次要主题:人物侍从(侍女、童仆) ;其他主题:器用仪仗(佛教宝盖)宝座。障扇。

技法:

工笔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72
文章标签: 南斗 真君 南斗六司 北斗 天地 两极 天师 老君 延寿度人 水火

猜你喜欢

俞樾各体书六条屏
刘墉行书诗轴
王弘撰草书录语轴
郑燮行书诗轴2
咏落花七律十五章
王芑孙行书诗轴
黄易隶书临杨太尉碑轴
弘历 临三希帖 纸本
汪士鋐行书访颜鲁公八关碑近作轴
刘墉行书论书轴
律吴熙载东方朔画赞楷书
何绍基行书题画梅轴
书法对联轴
玄烨行书季冬南苑诗轴
梁同书行书七律诗轴
永瑆楷书赵孟頫大士赞卷
致陈柱尊信札
宋武帝与臧焘敕
0.2730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