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

楷书

色彩:

装裱形式:

册(蝴蝶装‧方幅式)

创作时间:

文字类型:

汉文

质地:

本幅纸

释文:

御制文溯阁记。辑四库之书。分四处以庋之。方以类聚。数以偶成。文渊。文源。文津三阁之记早成。则此文溯阁之记亦不可再缓。因为之辞曰。权舆二典之赞尧舜也。一则曰文思。一则曰文明。盖思乃蕴于中。明乃发于外。而胥借文以显。文者理也。文之所在。天理存焉。文不在斯乎。孔子所以继尧舜之心传也。世无文。天理泯而不成其为世。夫岂铅椠简编云乎哉。然文固不离乎铅椠简编以化世。此四库之辑所由亟亟也。兹则首部告成。纲纪已定。与之暇以究其核。督之勤以防其忽。乙夜几暇。亦亹披览。怪辟侧艳。涤濯刬磢。犂然理明。裒然文显。所馀三部。惟钞胥之事。然而亥豕陶阴犹不可不雠校也。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义者。盖取范氏天一阁之为。亦既见于前记矣。若夫海渊也。众水各有源。而同归于海。似海为其尾而非源不知尾。闾何洩则仍运而为源。原始反终大易。所以示其端也。津则穷源之径而溯之。是则溯也。津也实亦迨源之渊也。水之体用如是。文之体用。顾独不如是乎。恰于盛京而名此名。更有合周诗所谓遡涧求本之义。而予不忘祖宗创业之艰。示子孙守文之模。意在斯乎。意在斯乎。(自识)钦惟我皇上。懋学纯熙。敷言锡极。御撰文溯阁记。自天题处。墨润光融。云锦就裁。霞章新焕。宣示臣秀先瞻仰景庆。幸叨先睹。臣秀先祇谨捧持。循环端诵。心叩手飏。神怡色舞。惊叹欢忭。莫赞一辞。既乃承睿旨而申绎之粤。自二典。曰文思。曰文明。理协文昭。蕴中发外。厥后禹谟曰。文命周雅曰。文德命之。敷由于思之。周德之充。由于明之照。逓遡心源。后先同揆。是文即理也。理即道也。惟大圣人之制作文成而道载焉。文渊。文源。文津三阁。御记备征。炳焕兹复。因文溯而推言原始反终之义。灿道体以彰实用不。且兼文思。文明。文命。文德之盛而远胜之哉。且文溯阁建于盛京肇兴之地。文教日昌。遡涧依京。本坚基厚。以承谟烈。以裕昭垂。实惟亿万载无疆之庥庆。而臣幸依日月之光沐浴雅化。视皐夔飏赞之遭逢有过之矣。爰轩舞踊跃恪。谨缮录而为之跋。臣曹秀先拜手稽首敬书恭跋。

印记资料:

作者印记:臣
作者印记:秀先
鑑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题跋资料:

主题:

技法:

参考资料: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7
文章标签: 文明 文思 阁记 文溯

猜你喜欢

清曹秀先乾隆三阁记 卷
清曹秀先行书手卷
清康熙曹秀先行书直幅
清曹秀先行书轴
郑板桥 书法纸本
吴熙载篆书临完白山人书轴
书法对联轴
隶书檐道人梅花歌 绢本
梁诗正行书元人诗轴
王文治行书诗轴
莫友芝隶书录语轴
冯铨行书临兰亭序卷
包世臣草书录书谱轴
钱沣楷书七言联
奚冈行草书题五柳先生图句轴
翁方纲行书八言联
陈奕禧行书七绝诗轴
玄烨行书季冬南苑诗轴
0.136214s